浅谈“庄生梦蝶”

作者:杨丽萍来源:人文学院 发布时间:2019-04-23浏览次数:916

    在李商隐一首非常著名的诗《锦瑟》之中,李商隐在颔联借用了“庄生梦蝶”的典故表现了人世的虚无感。都说“世事一场大梦”,可在世界上我们又如何知道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

    在庄子的《齐物论》中,庄子提出了“齐物我、齐是非、齐小大”的观点,即把天地万物都看作是一体的。这个观点实际上在老子那里就有,老子说道“众妙之门、渊兮似天地之宗。”在老子那里,道就是总领天地万物的。天地万物都在共同的道之中运行,万物就能成为一体。只是在庄子这里,庄子把老子的道虚无化了。庄子提出了“无无”的境界,天地自然都在最高的精神的指引下,都能成为一体。

    谈到此,就不能不说庄子的《逍遥游》中的“小大之辩”的思想,庄子在《逍遥游》中确立了“至人、神人、圣人”的最高的“至大”的典范,但在《齐物论》中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可以说万物虽有小大的差别,但终归是可以齐而为一的。那不管是庄子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子,我们都能在这种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下认为庄子和蝴蝶是一体的。它们的梦是存在的。

    在庄子精神的继承者阮籍那里,阮籍对这种“齐万物而为一”的思想也是认同的。其代表作《大人先生传》中说“至人”:“无是非之别,无善恶之异。”“至人”的:“无穷之死,犹一朝之生。”可见,“庄周梦蝶”的这种与万物为一的思想是在延续并且受到了认同的。

    这种现象在西方的人类文化哲学家卡西尔的《人论》中也有提及。在“人与文化”的“神话与宗教”一章中卡西尔对神话与宗教的来源进行了追根溯源。他说:“原始智力所独具的东西是它的生活情调,原始人的自然观是交感的。”这种“交感”就是认为生命是一体化的。比如满族人的宗教信仰中对狗和乌鸦的崇拜和尊敬就是一种“交感”之后的体现。他们认为人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万物都是有灵的,人和万物是一体的。将这种观点运用到对“庄生梦蝶”的思考上,我们就能体会到庄子的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的来源,即对于生命一体化的尊崇。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庄生梦蝶不知道是庄子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子。但毫无疑问的是,在思考这个问题时的庄子是个实际的存在。并且笛卡尔在其《论灵魂》中有说到了人的灵魂和肉体可以分开的二元化思想。庄子的灵魂或可以说是精神可以冲破肉体的束缚而与万物合一。所以,“庄生梦蝶”可以说是人类的精神的现象,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下对人与万物成为共同体的一种思维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