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陈兆平:“以文学的方式,亲近这个世界”

作者:文/陈嘉曦 图/黄莉 赵清婷来源: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19-03-05浏览次数:379

    2月28日晚,由党委宣传部、人文学院主办的“以文学的方式亲近这个世界”讲座在图书馆一号报告厅举行,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陈兆平结合自身经历,以个人独特的视角和对文学理解为人文学院学生作了讲座。党委宣传部部长山述兰、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学东等相关领导人员出席了本次讲座。

    王学东副院长向陈兆平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

    陈兆平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谈起对文学的理解。他表示在逐梦路上虽然经历了很多挫折,但苍天不负有心人,最终经过不懈努力,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位作家。“作家是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他对作家这一身份的理解,而不管是不是作家,一个优秀的人都应该亲近文学。在他看来,通过写作和阅读两种方式接触文学,对培养高尚的内在、形成优雅的气质、领悟人生的智慧有着极大的作用,因为在亲近文学的过程中,也是人们对外部世界进行沟通的一种体现,能够不断认识和发现自我。他表示,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亲近文学的必要性就在于它能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感受多种人生,从而对自己的命运能有更深入的思考。

    谈及文学,他不断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之所以在文学路上坚定不移,是受到了来自外公的影响和中学老师的支持。当然,要想写出优美的文字,也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陈老师谈到,他曾在成都当记者,在工作第一线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后来又辗转北京等地,不断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历尽沧桑,洗尽铅华,能写出有味道的作品,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对文学的亲近就是对道义的亲近。”他说,文学的意义不仅是提高语文分数,它还能深入灵魂,培养高尚的道德。在一切都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他认为应该坚持阅读纸质书籍。相比电子书,纸质书往往“润物细无声”,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讲座最后,学生代表深情地朗读了陈兆平老师的作品《昌都的蝴蝶》。

讲座现场  

主讲人简介:

    陈兆平,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电力作家高级研修班学员。曾在《青年文学》、《天涯》、《广州文艺》、《星星》诗刊、《脊梁》等上百家报刊发表作品。公开出版散文诗集《第一支情歌》、《依然的烛话》;长篇纪实文学《不屈的脊梁—四川抗震救灾纪事》、《冰的冷血的热》、《星星点灯—四川500千伏变电站蝶变之美》。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获奖作品:《星星点灯》2015年荣获国家电网公司职工优秀文学作品评选报告文学一等奖,2018年获国家工信部组织举办的“首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大赛”长篇报告文学类三等奖。短篇报告文学《追电的人》获中央企业“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职工文学创作奖”特别奖。散文《大雪离爱很近》获“路遥青年文学奖”。散文《家在布鞋上面》被选入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黄冈语文读本》(高中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