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晚7:30,人文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开展了新视野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来自台湾的江澄格教授,作主题为“形声字结构的发展与教育学习的关系”的报告与阐述。 首先,江教授从汉字的分类、语言与汉字的关系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研究中国汉字文化的心得体会。他认为,汉字是一种视觉符号,它以不同的形式直观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内涵。紧接着,他以“包”字为例,用“草里是花苞,下雨是冰雹,有手就拥抱,有水就泡澡”等通俗易懂的解说方式,为同学们介绍了博大精深的造字文化。随后,他详细地向同学们介绍了汉字的组合、简体字与繁体字的区别,且用实例展示部首偏旁对汉字发音的影响,从而讲解了形声字结构的发展历程。 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的提问环节中结束。江澄格就繁体字的实用性、方言对于古诗词韵味的意义、学生普通话教育等问题与同学们展开探讨。 人物简介 江澄格,中国文化大学文学士、韩訇成均馆大学文学硕士。曾任行政院新闻局资料编译处专员科长、驻韩国大使馆新闻参事处一等秘书、驻韩国台北代表部新闻组组长、加拿大温哥华菁华书院兼任教授、中国老人社会大学聘任教授、台北市文山社区大学聘任教授、台北县崇光社区大学聘任教授、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客座教授、台北县松年老人大学聘任教授、台北县长青学苑聘任教授。著有《历史小说巨擘——高阳》、《许地山暨其小说之研究》等。
|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