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心理学专家吴薇莉谈灾后心理援助:建立伞型培训体系 并固化为常态工作机制

作者:张雪萍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05-14浏览次数:239


“四川在线”5月12日以“心理学专家吴薇莉谈灾后心理援助:建立伞型培训体系 并固化为常态工作机制”为题,报道了我校心理学专家吴薇莉参加由四川日报、四川在线、川报观察联合推出的 “川越十年 奋斗新时代——512分钟大型网络直播”活动的访谈内容。全文如下: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邓童童 王了)灾区恢复重建重要,人的“恢复重建”更重要。512日,由四川日报、四川在线、川报观察联合推出的,时长512分钟(8小时32)的“川越十年 奋斗新时代——512分钟大型网络直播”活动中,邀请了西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吴薇莉,做客交流“灾后心理咨询干预”的经验和成果。

人的“恢复重建”很重要

“能出来就好,什么事情都可以微笑面对”、“地震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平凡的事情,一个过去的日子,它会在生活中沉下来,有遗憾才是完美的。”512日,镜头中,乐观坚强的地震亲历者薛枭和魏玲的话语、身影感染了不少观看直播的网友。

镜头切换至川报全媒体集群演播室,吴薇莉讲起了灾后十年心理援助的摸索过程。 “以往灾难也频发,但是心理援助的概念没有如此大规模提到,也没有成为正式的要求,进入到灾后工作中。可以说,2008年是国内心理援助的元年,这个概念由地震提升至了议事日程。”她回忆:“但正因为是第一次,再加上心理工作者的责任感和热情,各方队伍都进入了灾区,却带来了诸如心理援助的无序的问题。”“调研中,我们发现,同一个灾区,很短时间内,往往会不断有队伍进入,重复交叉做心理工作,宣传、培训、干预等,很短的时间又撤出去了,让心理工作变得无序、交叉和重复,甚至产生负面的反应。”镜头中,吴薇莉很是感慨。

心理援助从无序到有序 从流动到固定

“对于灾区来说,什么样的培训是合适的呢?怎样培养一支不会走的本地心理援助队伍,才是最重要的。”通过摸索、体系设计和连续跟踪,吴薇莉和所在的团队摸索出了一套伞型培训体系(UTS模式),致力于培养当地骨干心理咨询的力量。

吴薇莉表示,除了不断实践和探索防灾减灾工作,西华大学在震后心理干预方面也不断尝试。吴薇莉在参加心理援助2018国际研讨会暨汶川地震灾后心理援助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也分享了这一本地心理援助队伍培训模式探索——汶川大地震重灾区的持续培训及追踪的议题。她从梯队式培训、阶段式培训、沙漏式培训三个方面,展示了学校心理辅导及研究中心,近几年来所做的灾区本地心理援助队伍培训模式——即伞形培训体系成果。

2009年至2013年间,吴薇莉教授带领团队联合其他高校,选拔、考核灾区心理健康工作者进行“5·12”汶川地震灾区心理危机救援知识培训,共培养2000余人次。其中来自部分地区的核心层成员目前均已成为当地的心理健康专家,使心理健康工作真正本土化,实现本土的专业化。

吴薇莉解释:伞型培训体系像一把伞,有不同层次,梯队式培训。一方面培养了一群在不同岗位上工作,具备心理科普、心理健康知识的人,一旦有需要,可以把知道的尝试用于工作中,用于身边的人,“这一群人属于梯队里的基本层,可以理解为伞面。”另一方面,又在每个地区培训了一支骨干力量,对平时性工作做指导,“这群人就是骨架。”然后,再从中又提炼出了一群更专业的人群,做核心层培养。

核心团队每个月都会上课,按照专业需求进行培养。吴薇莉表示:截止目前,北川、绵阳、彭州和都江堰四个重灾区点位的核心层已持续了三年培训,这支核心队伍已经起到了支撑骨干和伞面的作用,“一把伞就撑开了,核心层成为了所在地区的最重要的心理援助的专家团队,在心理健康工作的日常、科研、教学等 ,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她称之为“从无序到有序,从流动到固定。”

学术成果将转化为常态工作机制

吴教授认为,经过近十年的的探索,事实也证明它有推广的价值。“现如今来看,这套体系是实用于本土化心理援助的,可以推广出去。”谈到学术成果是否转化,吴薇莉表示:会成立团队,借助政府的力量,将这套模式慢慢铺开,“把学术化的成果变成一个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是下一步的工作重心。”

“具体来看,预计今年6月,将成立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危机心理援助与创伤心理治疗专委会,形成省上的专业力量队伍,通过政府力量进入,把成果固化下来,在各地形成有梯队的专家库,一旦有任何应急或者灾难发生,指令一下去,一层层的梯队就呈现出来了。”她解释:“可以形象的看作,如同伞面打开一样。”

“十年的心理援助建设其实只是最基本的工作,心理重建还有更漫长的过程,因为康复的路上,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求不同,陪伴需要持续不断,也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参与、支撑。”谈到心理援助的未来,吴薇莉充满了自信:“接下来,还需要训练专业的队伍,大范围普及援助标准,让更多人知道灾后心理援助该如何做,如何做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