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来自2300年前的李冰启示录:让水文化“活”起来

作者:今日头条来源:今日头条发布时间:2018-03-29浏览次数:487

    3月28日,《今日头条》登载了“来自2300年前的李冰启示录:让水文化‘活’起来”一文,其中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我校文化产业系主任、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秘书长李钊副教授。相关报道如下:

    都江堰滋养了天府之国,天府文化亦在清流千里的都江堰灌溉之下,日渐丰盈。杩槎截流导流、竹笼盛石筑堤、卵石护岸、卧铁展示淘滩标准……独特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形成了一道道风光秀丽的风景线,是李冰这位蜀郡太守保留给世人的恒久宝藏。传承千年的放水节,是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传统文化活动,代表着一年春耕的开始,也是对这位伟大工程缔造者的朝圣和礼赞。当下,如何立足巴蜀文明,深挖天府文化内涵,让水文化“活”起来,从他的身上仍然可以不断寻求启示。

    了不起的节庆,了不起的中国符号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祀”,是祭祀活动。在传统社会的祭礼,仪式庄严而隆重。都江堰放水活动已传承千年,既是祭祀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同时也是百姓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传统文化活动。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水文化发展的集大成者,蕴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水为师,乘势利导,人类和水的关系亲密和谐。而放水节作为中国水文化传承的纽带,在当下的发展意义深远。”四川省李冰研究会会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邦本介绍说。

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会长、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谭平认同这样的观点,他说:“放水节是‘了不起的节庆’,中国人重视放水节的传承,对世界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引导示范作用。”

    谭平还认为,放水节的仪式作为一种古老的“符号”,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发展。主祭官行三跪六叩礼,念诵祭文,敬神送神等等,祭祀的议程一路走来是继承的一部分,而起背后所崇拜的李冰精神更需要薪火相传。

    李冰精神尤如不息岷江水,滋养一方子民

    “我觉得李冰精神的内核是创造、奋斗、奉献、科学。蜀郡太守,身先士卒,在治水兴蜀的宏伟事业中,不仅为后人留下巧夺天工的工程,也保留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等等宝贵的治水经验。”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秘书长、西华大学文化产业系主任李钊这样说。

    “的确如此。‘深淘滩,低作堰,逢正抽心,遇弯切角’,这种朴素、科学、可持续的治水观念,正是能水旱得以从人的中国智慧。而因为李冰精神的传承,中国人也在对圣贤的缅怀中为‘知恩图报’注入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川也对李冰精神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李冰精神尤如川流不息的岷江水,滋养一方子民。

    在时空的流转中,这片土地受益者的“崇拜”之心不仅从未中断,反而在让水文化“活”起来的进程中不断迸发力量。

    李冰是中国人的“超级英雄”

    “李冰精神要活在当下,要走进老百姓的心中。”

    今年年初,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在都江堰市正式成立。彭邦本作为会长,深知研究、弘扬李冰精神、都江堰水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研究会不仅会围绕李冰开展系列的学术研究活动,还会通过更多‘浪漫’的表达方式打造我们的超级英雄IP,深入浅出,让李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彭邦本所谈到的“浪漫的表达方式”是指通过多元的载体,比如音乐剧、电视剧、连环画、乡土教材等艺术形式,传递中国故事。

    4月4日,都江堰放水节再一次盛大开堰。人们会看到参与祭礼的司仪、官员、宫女、差役,会看到挥舞利斧的堰工,会看到军令传递的狼烟,传令奔腾的战马。人们或许能从江水的绰影中,隐隐望见那位曾经数年如一日在岸边奔劳的蜀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