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9月24日以“西华大学团队研制200公斤级大载重飞行平台助力丘陵地区粮食生产”为题作了报道,报道全文如下:
云山千里,机翼生风。初秋的四川达州丘陵地区,层峦叠嶂间,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内,一场低空飞行示范吸引了各方目光。在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的统筹指导下,西华大学科研团队成功完成了200公斤级大载重飞行平台运载农机装备上山下田的试验示范。大载重飞行平台稳稳托起农机具,轻盈跨越200米高差,完成约2公里航程,为丘陵山区农机装备运输和田间作业提供了创新技术路径。此次试验不仅展示了飞行平台在复杂地形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体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的广阔应用前景。
大载重飞行平台作业示范。(西华大学 供图)
低空飞行智能管控系统。(西华大学 供图)
西华大学长期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做在希望的田野里”的办学理念,持续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将现代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列为核心工程。学校拥有智能载具开发平台、主动风切变试验系统(具备7m翼展飞行器、6级风模拟能力)、1.2米×1.2米低速风洞(最大风速100米/秒)、低碳混合动力综合实验台、智能航电实验室、综合交通管控实验室等标志性实验设施,具备飞行器整机气动、动力、飞控与航电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依托这些技术平台,西华大学能够开展复杂地形下低空农机装备的系统设计、实验验证及优化迭代。
无人农机协同田间作业。(西华大学 供图)
此次试验的成功不仅展示了飞行平台在复杂地形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体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的广阔应用前景。从整体飞行平台运载农机的全景画面,到局部放大展示吊运农机装备的细节,都清晰呈现出低空作业的创新模式及操作优势。
面向未来,西华大学正在加紧研发更大载重、更长续航作业时间的低空飞行平台,以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粮食安全,用创新实践绘就“稻菽千重浪”的丰收画卷。(完)
报道链接如下:
新华网:西华大学团队研制200公斤级大载重飞行平台助力丘陵地区粮食生产 http://www.sc.xinhuanet.com/20250924/4243452dc1f94eb7a1978804b67e52f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