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他乡重庆人”全媒体报道校长刘清友的事迹

作者:张雪萍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6-12-12浏览次数:1004

129日,“筑梦他乡重庆人”全媒体集中推出对我校校长刘清友的大型人物故事寻访报道,重庆卫视以“刘清友:我为祖国献石油”为题作了接近4分钟的专题报道,《重庆日报》以“刘清友研发‘定海神钻’的大学校长”为题、《重庆晨报》以“大国重器领先世界 他带的团队出力不小”为题、华龙网以“刘清友:大国重器‘海洋石油981’ 他带领团队‘做’‘钻头’”为题,从不同角度报道了我校校长刘清友的事迹。下面将《重庆日报》报道的全文转载如下:


刘清友 研发“定海神钻”的大学校长

刘清友登上“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刘清友,1965年出生,开州区人,西华大学校长。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钻头、管柱力学与装备研究的石油机械领域专家,他率团队参与的“海洋石油981”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感言:搞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近利,也没有捷径可走。

201259935分,南海。随着36寸导管钻进南海深水海域,“海洋石油981”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以下简称“海洋石油981”)在水深1500米的荔湾6-1-1井正式开钻。

深海钻井是世界级难题,既要面对飓风、海浪、海流的考验,又要受到钻井泥浆、钻柱和钻井工况等的影响。南海风高浪急,“海洋石油981”却稳稳地屹立在惊涛骇浪中,有力地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维护南海海洋主权的决心,叩开了深水油气资源的“大门”。

海洋石油981”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其中有一位重庆人的贡献。他叫刘清友,西华大学校长,我国石油机械领域专家,长期从事石油钻头、管柱力学与装备研究,为“海洋石油981”提供了安全钻井技术体系。不久前,刘清友在西华大学接受了记者采访。

研制油气开采“金刚钻”,创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

刘清友是开州区南雅镇人,1982年考入西南石油学院(后更名为西南石油大学)石油机械专业学习,后进入重庆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去了生产钻头的成都石油机械厂锻炼。

 “钻头不到,油气不冒。”钻头性能直接影响油气开采成本和效率。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先后从美国引进全套牙轮钻头和PDC钻头制造技术,但始终无法获得钻头设计分析技术转让,油气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

1994年,刘清友考入西南石油大学读博士。

次年,美国Smithtools公司提出一个新观点:通过开展钻头及钻柱系统仿真研究,可以有效提高钻头寿命、提高钻速,降低钻井成本。

刘清友以此为博士研究课题,深入开展钻柱系统、抽油系统、注水管柱、压裂管柱、深水测试管柱和隔水管系统方面的研究。后来,国家在西南石油大学组建我国唯一的钻头研究所,刘清友历任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带领团队开展钻头基础理论及产品研发工作。

钻柱系统振动是钻头异常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前些年国内外在钻头设计分析时,没有考虑钻柱振动对钻头的影响,刘清友便锁定钻柱系统动力学、深层岩石力学与钻头破岩机理研究,率先建立了钻头—钻柱—岩石系统动力学模型和钻头动态设计分析方法,成功研制出200余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深部难钻地层个性化钻头新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钻头技术进步,在塔里木、渤海等区域的油田推广应用后,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0亿元以上。该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参与打造“定海神钻”,向3000米深海进军

近年来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逐渐转向深海,然而,深水和超深水钻完井作业安全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南海更是世界上海洋环境最复杂海域之一,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环境灾难和人员伤亡。

在有“海洋石油981”之前,国外深水钻井能力已经达到海平面下3000米,而国内却只能达到500米。打造中国自己的“定海神钻”,迫在眉睫!

在海平面3000米以下的海底钻探石油,隔水管是关系到深水钻井安全的关键因素。隔水管系统是指连接海底井口与钻井平台之间的导管系统,主要功能包括隔绝海水、导入钻具和套管,以及构成泥浆循环的通道。

刘清友及其团队研究发现,隔水管最大变形一定是发生在平台到海底三分之一的位置,且隔水管上下两端拉力与钻井液的密度和排量密切相关。这两个发现分别被称为“三分之一”效应和“上下边界线”效应,为后来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

2010年,刘清友率团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深水钻井隔水管力学性能实验测试装置”,编制了深水钻井隔水管设计手册,制定了深海钻井安全准则,进一步指导了“海洋石油981”的安全钻井,确保了我国深水钻井的安全和可操作性。

海洋石油981”是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最大钻井深度达万米,最大作业水深达3000米,可抵御200年一遇的台风,打破了西方公司在这一领域的长期垄断。

海洋石油981”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作为该项目研发参与者之一,刘清友及其团队在隔水管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现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整个钻井平台系统中的一项核心创新成果。

美国船级社(ABS)称,刘清友率团队所取得的成果是全球深水钻井安全控制技术的新突破。

搞科研要有坐得板凳十年冷的决心”

1992年在成都石油机械厂接触钻头开始,刘清友就锁定了石油钻头、钻柱力学、管柱力学研究方向,在这一领域潜心研究20多年,最终成为我国石油机械领域学科带头人之一。

搞科研要有坐得板凳十年冷的决心。”他对记者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科研工作者不能急功近利。”

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刘清友提及最多的是团队智慧和力量。他的研究团队成员有80多人,目前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奖三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五项。

海洋石油981”的南海首钻,是中国走向“海洋强国”的重要一步。“在组织团队从事科研的同时,我更希望能在人才梯队组建方面为未来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发掘出一份力。”刘清友表示。

作为西华大学校长,刘清友事务繁忙,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必须放在管理工作上。

即便如此,近年来他依然执着坚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自己的领域中多有建树。

今晚,重庆卫视同步播出相关报道。

  

  

[直播重庆午新闻]逐梦他乡重庆人  刘清友:我为祖国献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