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工作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作者:张人予 学生通讯员 郭开宇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6-11-07浏览次数:1693


11月4日,第四届全国地方高校科技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中国工程院高级会计师李力,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李光华,四川省教育厅科技研究生处处长潘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副部长王峰,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杂志社执行主编马海泉,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发展院常务副院长石照耀,以及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81所高校120多名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齐聚西华大学,共同研讨地方高校科技工作。校长刘清友,副校长何建平出席研讨会。

会议现场

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李光华作了讲话。他指出,四川地方高校科技工作是围绕国家科技战略、区域经济服务、产业升级支撑、企业重大需求为总体导向,重点突出了创新引领能力、支撑服务能力两个能力建设,构建了协同创新体系、支撑服务体系、综合评价体系三个体系建设,强化了转化公布、成果发布、评价改革、孵化体系四个方面建设。围绕区域产业创新,建设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科研发展机构等创新中心。围绕“双一流”政策发展地方高校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全面发展,分类分层次建设。结合高校科研实际,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落实“双一流”政策在四川省高校的开展。

 


 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李光华讲话

校长刘清友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致辞。刘校长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他谈到,学校以能源与动力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为特色优势学科,重点发展与建设以新能源汽车、能源装备、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与此同时,学校出台了系列科研政策和激励举措,加大重大科研项目申报、高级别论文、专利和成果转化支持力度,加强与国有大中型企业、行业、产业和地方政府紧密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更多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科技发展工作。他表示,此次研讨会围绕地方高校科技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快推进地方高校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必将对地方高校的科研工作的新突破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刘清友校长致辞

会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中国工程院高级会计师李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副部长王峰,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发展院常务副院长石照耀,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杂志社执行总编马海泉分别作主题报告。李志民围绕高校科技创新与“双一流”建设为主题,传达了科技创新与50号文件的主要精神,提出了“科技发展目标、优化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科技创新与普及”三个关键点,他谈到,高校创新队伍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并为在座人员详细说明了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及主要任务。李力深入科技经费审批的细节,为各位来宾作了题为“新形势下科技项目经费管理”的专题报告。她以改革期涉及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科研申报预算被砍、预算执行率低、结合资金不知如何使用的现状,为现场科研人员讲解了项目经费预算和使用的相关细则。王峰结合中国科技大学的科研工作,作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形势报告。他切入科技改革发展的关键要点,结合本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分享了如何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以及如何完善校院两级科研管理体系。与此同时,石照耀结合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成果与经验,作了地方高校科技管理的问题与探索报告。他结合本校科研管理的问题,全面阐释北京工业大学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的科研实践,分享了高校成果科技转化的探索经验。马海泉以“以科技创新引领,提升大学知识创新能力”为题,通过总结多年来在在高校科技杂志社的工作经验与心得体会,为在座各位生动讲解“科教融合、知识创新与知识的传统运用”的重要意义与重要性。他指出,知识创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作主题报告

中国工程院高级会计师李力作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副部长王峰作主题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发展院常务副院长石照耀作主题报告

教育部中国高校科技杂志社执行总编马海泉作主题报告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分组进行讨论,充分交流在科技工作方面的经验与遇到的问题。

会议结束后,来宾在图书馆前合影留念并乘车前往参观学校校史馆和汽车实验室。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