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举办“互文性的视域:中国古典诗词文本建构艺术”学术讲座

作者:学生通讯员 钟佳羽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发布时间:2024-10-08浏览次数:38

为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深化对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理解,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于9216A-127举办了以“互文性的视域:中国古典诗词文本建构艺术”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范子烨教授作为主讲嘉宾,院长潘殊闲主持,讲座吸引了学院众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积极参与。

讲座伊始,范子烨教授巧妙地通过李清照《如梦令》与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对比分析,引出了文本互文性的概念,并详尽地阐述了互文性的定义及其重要性。随后,他进一步以陶渊明的《拟古》九首、具有深厚啸史意义的《啸赋》、王维的《竹里馆》以及传为岳飞所作的《满江红》等经典诗词为例,结合生动的视频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文本的互文性如何在古典诗词中得以体现,使得这一抽象概念变得具象而生动。

讲座现场播放视频资料

在提问环节,现场气氛热烈。首位提问的同学就文本与音乐、园林建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潘子烨教授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强调了在研究互文性时不能忽视人的主体视角这一根本立场。紧接着,另一位同学就互文性是无意识创作还是有意识模仿的问题向教授发问,同样得到了详尽且富有启发性的回答。

现场提问环节

同学们在认真聆听

最后,潘殊闲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对潘子烨教授的精彩讲授进行了高度评价,并鼓励同学们以专业学者的态度,对讲座中提及的理论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此次讲座的成功举行,不仅进一步促进了学院师生对中国古典诗词互文性特征的进一步理解与把握,还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与探索热情,为学院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