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华学子到“青椒”!他说:西华培养了我,我想为母校贡献力量

作者:王舒 李新月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01-15浏览次数:41

从西华学子到“青椒”,肖金岑可以算是“土生土长”的西华人。秉承一个信念、钻研一门学问、追求一份事业,自2008年进入西华大学进行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到考博至西南财经大学深造,再到如今回到西华成为一名青年教师。入职两年多,肖金岑已然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3项四川省哲社基地项目,发表了7篇CSSCI论文,6篇SSCI论文,其中仅2022年上半年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3篇SSCI一区论文。谈到科研就两眼放光的他说:“西华培养了我,我想为母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情系西华 学子到教师的转变

2008年高考结束后,肖金岑成为西华大学的一名学生。回忆起本科四年,肖金岑说:“‘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单一却充实,那时候就想着好好学习,我们寝室的人都很努力,大家目标很明确,一周去四五次图书馆是家常便饭。”自身的努力加上寝室良好的学习氛围,本科毕业后,肖金岑成为西华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

肖金岑称刚读研时的自己完全是一个“科研小白”。“那时的我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最担心的就是导师不收我。”恩师赵修文教授了解到肖金岑的想法后,鼓励他说:“一张白纸挺好的,你可以在上面尽情书写。打好基础,然后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在恩师的耐心教导下,肖金岑一步一个脚印,读研期间发表了两篇核心期刊论文,拿到了一等奖学金,获评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等。从“小白”到发核心论文的蜕变激发了他对学术科研的兴趣,老师的言传身教坚定了他在科研上继续深造的信心。“跟随赵修文教授学习不只是专业知识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具有正能量、敢于挑战、认真仔细的人格特质。”终于,肖金岑成功考取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并在读博期间前往纽芬兰纪念大学开展访学。

博士毕业时,虽然面临着多种选择,但肖金岑毅然选择回到母校西华大学。他说:“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呼唤。”在西华的青春七载,从人南校区到郫都校区,住过4舍、锦地苑,也住过临江苑,他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西华大学不仅教授了我专业知识,也塑造了我的价值观。本科期间,我参加过学校大山天使支教团队的支教。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教师这个角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我想回来继续‘传帮带’,为母校发展贡献力量。”他说。


 深钻科研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肖金岑的研究领域是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方向包括领导力、人际互动、角色榜样、员工职业发展等。旁人口中的他:“聊到科研,两只眼睛都在发光。”他认为,对科研的热情在于研究“有趣且有意义”的问题,当有趣和有意义碰撞到一起,就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动机,并且做出成绩。“当然,科学研究也是个体力活,有大量的文字、调研、分析工作,必须要静下来认真完成每一个步骤。”他说。

“思想不禁锢,行动要专注”是肖金岑的科研信条。“生活中处处是可研究的问题,我做的大部分研究来源于生活经历。”肖金岑说,“我很喜欢给学生讲故事,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有趣的现象,然后把这些现象提炼成科学问题。”肖金岑申请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就来源于学生和他分享跑步时发现的“领头羊”现象。通过仔细观察并思考该现象,肖金岑提炼出了科学问题,然后“一击即中”。

“做科研要保持思维活跃,还要有一颗平常心。”肖金岑认为做科研不能太急功近利,一定要脚踏实地。赵修文教授曾用“竹笋理论”告诉他凡事不能急于求成,在土里时就向下沉淀努力生根,等待一场春雨后迅速破土生长。对研究生的培养也是如此,肖金岑对学生采取Learning by Doing的培养方式,即“做中学”,在研一就确定研究模型,之后围绕着该研究模型再展开相关科研知识的学习,“这样针对性更强,而且能够确保学生在读研期间就至少能发表一篇CSSCI或SSCI论文。”他说。

当讲到自己的科研路,肖金岑始终不忘感谢读博期间毛日佑老师和卿涛老师的耐心指导和悉心帮助。“毛日佑老师手把手教我英文论文的写作手法和基本的科研方法,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如何做高质量科研、如何做好一名青年教师,进一步树立了自己对科研的信心。”卿涛教授是肖金岑的博士生导师,他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载体培育了肖金岑的博士毕业论文,论文一次性通过盲审和答辩,并获得来自清华大学等高校评审专家的好评。肖金岑说:“卿老师通过身体力行告诉我要与人为善、不以利益为动机,这帮助我建立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如今,他把自己受益的方法、思想和观点应用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希望他们也能如春笋般生长。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韦静说:“肖老师对科研的热爱和专注让人钦佩。每当我们遇到难题想退缩时,老师会坚定地告诉我们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团队,并引导我们层层剥离问题,步步解决,在解决难题中提升自我。肖老师常告诉我们人生有终点,但业绩永存,不拼搏的人生将是无趣的人生。”

合作共赢 团队作战事半功倍

“身边优秀努力的青年教师有很多,在我看来,我的成绩更多的是团队成员帮助我的结果。”肖金岑说。

俗语云,独木不成林。本就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肖金岑深谙“1+1>2”的团队作战优势。近年来,管理学院组建了6支科研团队,肖金岑所在的“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科研团队”是其中之一。该团队是一个跨界科研团队,由陈维政、姚裕群、任旭林等校外专家,赵修文、胡冬梅、陈玉玲、刘雪梅、李永芳、王丹、李思琪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优秀校内教师组成。“有趣的是,我们从未有过几点到工作室的硬性规定,但大家早上经常不到八点就来了,甚至周末都常常在工作室讨论学术问题。”肖金岑说。

团队里的学生,几乎人手至少一篇SSCI论文,这与团队老师的辛勤培育密不可分。“我们团队有‘三度’:一是有温度,二是有力度,三是有热度。”温度方面,团队老师首先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遇到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集体聚会,将劳逸结合的思想融入到科学研究中;力度上,团队的组会都是早上8点开始,至少持续到中午12点,半天的高强度头脑风暴,大家深入探讨学术问题,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帮助;热度方面,团队的科研氛围浓烈,大家主动提问题,毫无保留交流观点,甚至还允许其他专业同学来旁听。在这样拼搏进取精神的激励下,师生都能在探索中进步。

除了科研助力,团队在学生的学习工作上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曾有一个研三学生想申请西南医科大学的教师岗位,面试对手是一个海归博士,“这时我们就发挥团队作用,所有老师集中在一起帮她打磨试讲内容、美化PPT制作、纠正教姿仪态……最终这位同学成功‘PK’掉对手,顺利入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能成功的原因在于团队里的学生可以因为任何问题向任何一个老师请教,我们形成了一种网络式、全渠道的团队组织结构。”肖金岑说。

除了团队合作,学院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平台。“学院会定期举办博士论坛、青年博士交流会,为青年博士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组建科研团队,让老师们有很好的交流通道;每个科研团队都配备了办公室,各种硬件设置很齐全。”肖金岑说,“从学生到老师,西华一直在帮助我成长。”

回到西华已经两年多,对于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肖金岑坦言有过一段时间的不适应,“学生时期只需要专注于学习,成为老师后还需要兼顾课堂教学、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等工作,工作方式上也有很大的转变。”让这种不适感消失的方法就是不断思考、继续努力,从讲台之下到讲台之上,身份的转变使他初上讲台就深知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在上课前,他会先把自己要讲解的内容吃透,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用一个个生活实例诠释专业知识,让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易懂。他主动引导学生用专业理论反观社会现象,寓教于乐的同时看到专业的现实意义。同时,肖金岑还积极参与到教学比赛中,曾获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肖金岑对学生的教导不只是在课堂内,也体现在课堂外。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能力竞赛”中,肖金岑亲力亲为,积极为学生找训练场地、协调设备、确认网络等,最终有10组学生进入了西南赛区区域赛,其中来自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三名大二学生将在5月份前往云南参加答辩。学生说通过竞赛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收获了团队为了一个目的共同奋斗的难忘经历。

谈及生活,肖金岑说:“专注的教学科研工作是对生活的点缀,而劳逸结合的生活是科研教学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足球爱好者,肖金岑回到西华后就立马加入了教职工足球队。“一起竞技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其他学院的优秀教师,大家在球场上竞技对抗,在球场外交流学术科研,既丰富了生活也拓宽了科研眼界。”

不仅如此,肖金岑还说:“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也有助于科研工作。”肖金岑曾从西华出发,骑自行车到了拉萨布达拉宫。两千多公里的行程,不只是身体上的挑战,更多是心理上的超越:“咬牙翻过一座四千米的山,以为可以轻松了,抬头一看又是另一座四千米的山,如此反复极其磨练人的意志。”这种经历,也培养了他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主动迎难而上、决不轻言放弃的行事风格。对于未来,在教学上,肖金岑希望成为一名真正有“内容”、有“情怀”的老师,对学生的培养从课堂内连通到课堂外,从教书连通到育人;在科研上,他将继续在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深耕。“下一个目标是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肖金岑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