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与GSRA学术会议联合主办的2022第二届智能电力与系统国际会议召开

作者:李婉 阎铁生来源: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发布时间:2022-11-23浏览次数:815

11月19日,由我校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和GSRA学术会议联合主办的2022第二届智能电力与系统国际会议(202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Power and Systems, ICIPS 2022)顺利召开,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此次会议采用线上(视频)方式进行,邀请了国内外电力系统和电子电力的权威专家和学者共同讨论与交流。本次会议共收录了60篇优秀的学术论文,部分论文将在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ISSN: 1742-6596)出版,并将提交至EI Compendex和Scopus检索。

会议截图

本次会议由我校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王涛副教授主持,大会分为主旨报告和论文作者口头陈述两个部分。在主旨报告环节,五位国内外专家分别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成效及未来重点突破方向对其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雷霞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力系统领域著名专家IEEE Fellow王鹏教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陈树勇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徐爽副教授、华北电力大学赵振兵教授参加了本次大会报告。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相关研究方向教师和全体研究生均参与本次会议。

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王鹏教授,进行了主题为“当前和未来电力系统的变化和挑战(从可靠性和弹性的方面) ”的精彩报告。王鹏教授从电力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发电、电网结构、负荷等)、经济性、新技术应用、极端条件下事件等方面,为大家梳理了电力工程师面临的变化和挑战,此外,他还介绍了常规电力系统和可靠性评估技术,包括发电系统和复合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变电站和配电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等技术,着眼当前和未来电力系统可靠性和恢复力,介绍了相关评估技术的关键问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鹏教授作报告

来自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的雷霞教授,进行了主题为“智能微电网群运行控制关键技术”的精彩报告。雷霞教授从目前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出发,强调了微电网群运行控制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学院在微电网群运行控制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智能微电网群是电网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的重要补充形式,其协调运行和控制策略是关键技术,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可以保护交易双方的隐私和交易的公平性,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弹性。

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雷霞教授作报告

来自中国电力研究科学院的陈树勇教授,进行了主题为“碳中和与新型电力系统”的精彩报告。陈树勇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三代电力系统的概念、特点和演变过程,总结了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问题和现有解决方案,并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结合碳中和的发展前景,给与会专家和学生带来了诸多有益思考,特别为研究生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行业背景,为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电力研究科学院陈树勇教授作报告

来自北方工业大学的徐爽副教授,进行了主题为“基于智能逆变器的电源系统”的精彩报告。徐爽副教授在报告中概述了智能逆变器的有源/无功功率控制的电压调节、有源功率控制的频率调节等功能,还介绍了几种不同算法的优缺点,展现了算法演变中的基本逻辑。

北方工业大学徐爽副教授作报告

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赵振兵教授,进行了主题为“电力视觉技术研究进展”的精彩报告。赵振兵教授介绍了电力视觉的概念和技术框架,重点介绍了基于领域知识和深度学习的绝缘子缺陷、硬件配件和输电线路螺栓缺陷的检测方法,此外,赵教授还简要介绍了变电站设备过热检测、漏油评估、金属腐蚀检测、仪表缺陷检测和指示状态检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相关领域所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华北电力大学赵振兵教授作报告

在论文作者口头陈述环节,来自西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和中海油研究总院的学者就各自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共享与交流。

来自西华大学的王棣生老师研究了传输线路中的树线接触单相接地故障下的植被引燃过程,此类接触故障发生时,植被含水量是其引燃过程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与高温碳化过程结合,分析不同含水量情况下泄漏电流的变化波形。该研究对此类故障的诊断与检测有重要指导意义。

西华大学教师王棣生作分享

其他口头报告的研究学者在地铁轨道交通侵入电流、新型IGBT材料和海底电缆故障检测等领域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会议结束阶段,主办方对与会嘉宾和同行表示由衷的感谢。与会人员也表示受益良多,收获了电力系统与电子领域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专家学者们均表示愿意继续打开互相沟通学习的渠道,推进在此领域内合作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