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西华大学创新打造网络育人大平台

作者:张雪萍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4-04-29浏览次数:1195

      近日,《四川日报》和省教育厅联合推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篇”专栏,报道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的做法和启示。几天前,《四川日报》记者专程来校,就此问题采访了校党委书记张小南和校党委副书记王小林。《四川日报》4月29日第15版登载了“独‘易’无二   润物无声——西华大学创新打造网络育人大平台”一文,全文如下:

独“易”无二   润物无声

西华大学创新打造网络育人大平台

  编者按
  当前,我省大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凝聚强大的精神正能量,为我省全面实施 “三大发展战略”、推进 “两个跨越”、共同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即日起,本报和省教育厅联合推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篇”专栏,报道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切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的做法和启示,展示其中的创新途径。敬请关注。
  4月下旬开始,为更好地传递公益精神,西华大学学生网络平台“易班”工作站面向所有“易友”发起“梦想共享·网薪捐赠”活动,用网薪换实物,捐献给贫困山区。活动所筹集的全部网薪将用来换取打印机和打印纸,捐赠给马边县贫困山区,帮助那里有梦想但没有条件上学的孩子。
  两年前,大学生实名网络互动社区——“易班”登录西华大学,如今已成为校园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成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阵地。它创新了学生事务管理模式,还搭建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桥梁,延伸了教育教学空间。“易班网络平台的建立,使我们真正有了可以开展网络思政的大课堂。”学校党委书记张小南说。
  生根发芽“易班”用户超5万人
  这些年,西华大学在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上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但是传统的校园网单向发布、缺乏沟通、趣味性不够、用户分散等问题日益明显。“我们缺乏一个聚集学生的主阵地,网络思政缺乏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台和抓手。”学校党委副书记王小林说。
  2011年初,西华大学关注到上海高校的“易班”是一个青春时尚、功能多样、深受学生喜欢的互动社区。“易班”集思想教育、教务教学、生活信息、文化娱乐于一体,包含了新闻、通讯录、校园应用、博客、微博、相册、互动社区、论坛、邮箱、网盘、掌上易班等多种新型互联网应用。
  2012年4月,在上海市教卫党委和四川省教育厅的支持下,西华大学直接依托上海“易班”的技术平台,开始试点建设大学生网络社区——西华大学“易班”。
  为了让“易班”在西华大学生根发芽,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在经费、技术、人员上给予充分保证。同时,采取了一些本土化的策略。学校选择了具有西华后缀的域名,在登录界面设计上,组织了面向全校师生的登录界面和易班logo设计比赛,提升了用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很快,“易班”以强大的聚合性和交互性,使西华大学三个校区、绝大多数学生和教师同在一个网络社区。目前,西华“易班”注册班级数达1632个,用户超过5万人,日均访问量2万多人次,日均页面浏览量25万多次,校园网络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单向说教方式,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2013年,西华“易班”入选教育部“百佳网站”和“优秀网络社区”,被授予“易班建设示范基地”。
  寓教于乐师生交流无障碍
  在“易班”,西华的学生和辅导员撰写个人空间、博客、微博,师生之间的“网友”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契机。
  人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徐攀,曾经是对网络迟钝的人,如今“攀哥”的大名在网上如雷贯耳。“和近300名学生逐一面谈得花多少时间啊!重点学生多面谈,一般学生多网聊,这是我的做法。一个博客的回复,一个帖子的彼此关注,一个相册的浏览品鉴,都是情感的交流,都可以做很多‘思政工作’”徐攀总结心得。
  不少学生通过“易班”,走出班级,走出学校,交流兴趣爱好,获取学习资源。人文学院安琴同学通过“易班”与上海的陈根生老师成为了网友,在学习和人生规划上得到陈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一名学生在“易班”上发了一条微博“我第三次参加四级考试,还是没过!”立刻得到很多“易友”的回应和鼓励,并为她提供学习资料。
  有了“易班”,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进行网上预告、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了跨校区,甚至跨校活动的开展。2013年暑期,学校散布在全国各地的100多支“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每天都可以在“易班”上展示他们的活动,交流他们的体会。奔赴芦山地震灾区的“爱心圆梦”活动得到“易班”川、沪两地学子的共同关注,两地大学生一起帮助33名灾区学生实现了梦想。“易班”还开辟了掌握学生诉求和舆情的窗口。90%的学生聚集在此,关于食堂饭菜、宿舍管理、教学管理、学费收缴、校园安全等各种利益诉求,都第一时间在“易班”得到反映,学校管理层找到了解学生诉求的窗口,可以在第一时间对诉求进行回复和处理,避免了矛盾激化。(本报记者 江芸涵)
  相关链接:
  《四川日报》:西华大学创新打造网络育人大平台
  
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40429/62154.shtml
  《搜狐》:独“易”无二 润物无声
  

  《华禹教育网》:西华大学打造网络育人平台 独“易”无二润物无声
  
http://www.huaue.com/unews/201442673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