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将我校汽车学科服务产业发展作为成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典型案例进行报道

作者:张雪萍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5-02-14浏览次数:1149

  2月14日,《成都商报》第2版以“创新驱动的‘成都路径’”为题,将我校汽车学科服务产业发展作为成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典型案例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首设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机制
创新驱动的“成都路径”

  成都已初步形成“1+2+N”创新驱动新政体系
  2014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6500亿元、增加值超过1500亿元,同比增幅均超过15%,其中移动互联网、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以上,科研及技术服务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全市专利申请量将突破6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均保持20%以上的增幅。
  由此可见,2014年成都在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过程中,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创新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比如,在成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领性文件《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发布后一年多时间里,成都相继出台的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就达17个之多,目前初步构建起“1+2+N”创新驱动新政体系。
  这其中,以《促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成都十条”)和《成都市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若干政策》(简称“企业14条”)为重点方向和主要内容,突出了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和引导国内外高校院所在蓉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
  比如,“成都十条”全文不足2000字,但其所列的十条措施内容非常丰富,在涉及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方面有诸多突破,几乎囊括了促进高校院所协同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市科技局局长唐华曾介绍,“成都十条”着力破除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固有“枷锁”,包括支持高校院所自主处置科技成果和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可用于人员激励。这改变了目前高校成果处置严格限额、程序繁琐等现象,有望充分调动职务发明人的积极性,意义非常重大。
  此外,市级科技、经济、产业管理等部门还共同制定了若干配套政策措施,覆盖创新产品研发、科技人才创业、技术标准研制、科技金融资助、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创新载体建设、技术交易补贴、国际科技合作、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科普基地建设等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2014年,位于高新西区的奥泰医疗公司牵手电子科大,成立“高场脑成像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为这个立志做核磁共振界“奔驰”的公司注入强心剂;西华大学汽车学科牵头,制订规划了四川省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技术线路图,助推全省新能源汽车发展……院校、企业和政府,不再像过去一样彼此隔离,而是相互协作支撑。
  过去的一年,是成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关键的一年。从制度创新入手,成都陆续发布十余个高密度的科技新政,初步构建起“1+2+N”的创新驱动新政体系。通过破藩篱、造载体、出政策,建机制等办法,一条做强产业优势的“成都路径”越走越明朗。
  如何释放在蓉高校院所的科技红利和人才红利,正是目前成都谋划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点。可以说,校院地协同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正在改变成都“创新驱动”的定义。去年,成都在这方面更有大动作:12月召开了成都市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这是成都首次建立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机制,市科技局还设立成都市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办公室。随着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制度的建立,座谈会每季度都将召开一次,协同解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载体建设等重大命题,确保校院地协同创新问题“进一扇门,能办事、快办事”。
  目前,成都的校院地合作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面貌———从安家成都的“川大智胜”成功上市,到魏于全院士牵头的“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等,近5年里四川大学与成都地区合作的横向科研项目数近3000项,项目经费7.89亿元。其中,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项目近1000项,项目经费3.6亿元,带动社会经济效益近50亿元。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在与双流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研究院和双流科技产业园后,成都研究院已孵化了30余家科技型企业,组建了27个创业孵化团队。
  此外,成华区还“结盟”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环电子科技大学知识经济圈;双流县联手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建立产业研究院与大学产业园;新都区与西南石油大学“抱团”,加快打造石油装备产业基地。
  目前,成都已初步建立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与健全技术转移促进机制。成都市已组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等7家新型产学研联合研发机构,在重点产业领域组建了新一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等20多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点位1:高新区奥泰医疗

  校企共建重点实验室  打造核磁共振界的“奔驰”

  位于高新西区的奥泰医疗公司,今年刚好十岁。
  2005年,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个华人核磁共振医学物理学博士邹学明创建奥泰医疗时,中国市场上还没有一台自主研发的超导磁共振设备。仅仅两年后,奇迹出现了:2007年,奥泰医疗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T超导体和1.5T磁共振整机,打破了GE、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在该领域长达30年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一直以来,担任公司董事长的邹学明都很有壮志,“我们希望做核磁共振界的‘奔驰’。”他很清楚:做一流产品,需要始终专注于核心瓶颈技术的开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2014年,奥泰医疗牵手电子科技大学成立“高场脑成像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就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坚实一步。
  奥泰医疗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实验室的责任主要立足于三个方面的研发:高场脑成像系统与技术、脑成像图像处理技术、脑成像临床转化。实验室的固定人员采用聘任制,可以流出也可以流进,每三年流动大约10%,同时鼓励和推动部分人员转向应用和开发。
  “我们跟电子科大的合作已经很多年。”该负责人表示,牵手高校就如同设置了一座“智库”。比如,高场脑成像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就由电子科技大学双聘院士陈霖教授担任,而学校本身在磁共振图像后处理理论和方法、磁共振成像医学转化研究方面就有十余年的基础,“实验室建成后,汇聚了大量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命科学、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的专家。”
  尽管实验室刚起步不久,校企牵手的成果还不能用效益的增长来直接表现,但双方已经为合作定下了更高远的目标:要把该实验室建设成脑成像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使实验室成为我国磁共振高端技术的研发基地。

  点位2: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

  高校教师服务企业  组织攻关生产效率提高超2/3

  在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副院长彭忆强的电脑里,一份《四川省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已经编制完成,正等待省决策咨询委的审定。这份报告凝聚了西华大学10余位汽车学科教师的心血,编制团队进行了大量调研,在政府、企业、学界各方收集信息。同时,西华大学还直接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中。目前,成都上路的不少新能源客车、洒水车等的部分关键零部件匹配测试、计算等工作都由西华大学承担。据透露,川汽最近一个12万辆新能源电动公务车的项目,西华大学就将参与。
  每年,由西华大学5-8人组成的教师团队都会深入各大汽车企业和科研院所挂职。该团队的教师不仅有汽车学院科班出身的,还包括了材料、机械、电气等专业的。从2005年以来,西华大学汽车学科与龙泉汽车产业的合作持续了近10年,见证了经开区整车制造首次迈上千亿台阶的成果。
  “我们的技术骨干团队会根据企业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并帮助企业解决。”彭忆强告诉记者,龙泉某制造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产品性能提升的难题,西华大学汽车学科专门为它派出一支10人团队:汽车专业老师针对零部件的具体性能指标提出方案,材料专业老师改进材料成分,电气专业老师则针对产品生产线自动化的项目提出意见。该项目完成后,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3以上。
  为鼓励更多的教师和技术骨干到企业中去,学院对挂职老师不仅减免了工作量,还在职称晋升方面给予更多认可。目前,龙泉已有20余家企业和西华大学汽车学科团队有过合作关系,彭忆强认为,“挂职的团队是一座桥梁,为校企沟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今年起,西华大学还能为更多的成都汽车企业提供技术测试平台———在汽车与交通学院6000余平方米的实验与教学用房面积上,6个国内顶级的与汽车相关的科研测试平台初具雏形,它们共投入近3000万元,将会在201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成都商报记者 江浪莎 实习生 化麦子)

相关链接:
  《成都商报》:创新驱动的“成都路径”
  http://e.chengdu.cn/html/2015-02/14/node_3.htm


《成都商报》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