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创业寻梦“孵化”未来

作者:张雪萍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2-02-28浏览次数:1292

  《四川日报》2月28日第8版登载了“创业寻梦‘孵化’未来”一文,报道了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大四学生平美生带领团队创业,打造“西南工艺城”网站的创业故事,及我校艺术学院2006届毕业生、彭州市九尺镇永兴村党支部书记廖风光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心得体会。全文如下:

创业寻梦“孵化”未来

  采访时间:2月24日采访地点:成都温江区大学生创业园
  [民生·数字]
  高校毕业生就业——
  截至去年8月底,全省高校毕业生已就业人数达27.12万人,就业率86.18%,完成目标任务的114.91%,比2010年同期净增就业人数13385人,就业率增加近0.5个百分点。
  全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人数达到10.66万人,比2010年同期增加4000余人。
  各类双选会——
  去年我省高校共组织召开各类双选会1.7万余场,接待用人单位4.1万多家,提供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比例分别为研究生3:1、本科生2.5:1、高职高专2:1。其中,研究生就业17352人,就业率85.76%;本科生就业116733人,就业率83.24%;高职高专生就业137153人,就业率88.91%。
  [民生·一线]
  眼下,当许多大四学生还四处投简历找工作时,西华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平美生已带领自己的创业团队,挖到了第一桶金。今年2月以来,平美生和伙伴联手打造的“西南工艺城”网站,每日营业额突破2000元。蜀绣、竹工艺品等一件件具有西南地域特色的精美工艺品,在网上大受欢迎。这个24岁的年轻小伙自信地说:“我的目标是要打造‘中国工艺品网上第一商城’!”
  创业大赛崭露锋芒
  从高中开始,平美生就对电子商务产生了浓厚兴趣。高考时,他选择西华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学院的老师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不管是营销、财务还是管理,他们都尽力传授给我们,启发很大。”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下,平美生业余时间很少娱乐,而是一门心思钻研电子商务相关知识。从网站建设、页面布局到运营推广,他都如饥似渴地学习。
  2009年,成都市举行第二届青年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大赛,让刚读大二的平美生崭露头角——他和4位同学组建了创业团队“zero-nine”,在网店销售比赛中与两百多支队伍比拼,最终摘取桂冠。大赛后,西华大学为获奖创业团队提供了创业资金和专门的办公场地、电脑。在完成课业的同时,团队成员继续经营网店,并商讨如何进一步发展。2010年上半年,平美生在老师带领下,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制定的甘孜州商贸物流规划及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得到当地的肯定。那年暑假,他的团队又前往地震灾区彭州鹿鸣荷畔乡村社区调研,帮助当地的乡村酒店和千亩荷塘项目进行网络营销。
  “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2011年11月,团队组建了成都沃尔森商贸有限公司。他们发现,目前网络上经营“非遗”产品的不多。于是,公司与省内众多非遗传承人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主营他们制作的蜀绣、竹艺品、乌木工艺等西南地区特色工艺品,并自主研发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产品,旗下的“西南工艺城”网站是初期销售渠道。
      西华大学为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本科生也能够自己申请科研创新项目,一旦获得认可,学校便提供资金支持,并由导师一对一进行辅导。一开始,公司缺乏经验,采购一些短时间难以卖出的商品,造成货物堆积、资金周转不灵。后来在学校就业导师指导下,及时从采购发货变为采购和代理结合,网店经历短暂的“冬天”后开始盈利。
  谈起未来,平美生信心满满:“我们是一群有知识有理想的大学生,我们了解当代电子商务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近年来,从政府到学校及社会各界,都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支持。我相信,要实现我们的创业理想不是梦。”
  [民生·举措]
  多渠道多举措保障就业
  去年,我省93所高校共有毕业生31.47万人,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三多”特点: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增加较多,比例超过70%;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人数仍然较多,比例超过60%;面向基层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4000余人。
  为切实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我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厅党组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各高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在人、财、物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和保障,精心谋划、科学部署,分类指导,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各种措施,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同时,全省各地团委采取设立创业基金,举办创业大赛和开拓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等切实可行的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民生·声音]
  大学生扎根基层能成事
  彭州市九尺镇永兴村党支部书记 廖风光
  作为一名从西华大学走出来的大学生村官,刚到基层工作时,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通过与群众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我实实在在了解了他们生活的苦与乐。农村的偏僻铸就了农民群众的善良与淳朴,但信息闭塞也让农民群众学会了“见指打指”,根本顾及不到市场风险。
      我认为,当村干部就像做医生,我们做的不是工作,而是自己的良心;和农民群众打交道就像种庄稼,哪个环节也马虎不得,要为他们谋致富路,帮他们找准市场。做事实在、说话算数、一心为民,干群关系就会变得融洽,大学生村官在自己的岗位上就能做成事,做好事。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大四学生 黄逸
  前不久我跟西南石油局签了就业协议,很多人说我找了份好工作,并认为是因为石油工程热门的缘故。我觉得专业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
      我们学校的石油工程专业的确很热门,但经济危机使很多石油单位减少了招聘人数,用人单位更看重实践能力,而这也是我顺利就业的原因。学校很重视实践教学,每年假期都会组织我们到石油单位实践基地进行操作;学校还有全国高校唯一全尺寸的石油工程校内实训基地,让我们在校内就能实习。通过这些实践,我熟练掌握了钻井、采油、采气、集输、炼化等一系列技术。有了真功夫,找工作当然就不难了。(本报记者 刘淼淼 文/图)
  相关链接如下:
  《四川日报》:创业寻梦“孵化”未来
  http://sichuandaily.scol.com.cn/2012/02/28/20120228735513905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