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观察】代表委员请回答㉑郑鈜:保护一座城 这五点很重要

作者: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2-03-07浏览次数:297

【四川观察】记者3月6日采访了我校副校长郑鈜,并以“代表委员请回答㉑郑鈜:保护一座城 这五点很重要”为题作了报道,全文如下:

“我国城市人口众多、经济集中、空间密集,灾害的危害和影响较大,因此,加强城市应急能力建设,保障城市安全十分重要。” 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在接受四川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造成的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反映出我国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风险来源家底不清,应急预案不够完备,承灾能力建设有限等问题。”为此,郑鈜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加强城市灾害调查,完善应急预案。

结合自然灾害普查工作和城市应急需要,试点开展城市灾害普查,摸清城市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城市灾害隐患。对不同部门、层级、类型主体的救援能力、救援物资储备等应急资源进行调查,探索高效快捷的应急物资调度使用机制。

第二,加强承灾能力建设,增强城市韧性。

将承灾能力建设列入城市规划,不断优化城市布局。在灾害普查基础上建立责任清单,厘清、落实重点灾害隐患的监管责任,有序推进各类灾害隐患点的治理与监管。将各种应急力量系统纳入城市应急救援体系进行综合管理。

第三,加强物资储备供应,提升保障水平。

深入研究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形式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健全中央、地方、部门多级应急物资储备与使用制度,建立分类物资储备职责。依托政府储备数据库,整合大型机械设备生产企业产品信息数据库等,完善应急物资数据库和装备调度平台。

第四,加强信息能力建设,提高决策质效。

加快部署省级灾害数据中心,进一步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数据上报和使用制度,加快灾害数据开发使用进度。强化部门联动机制,提升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信息监测、处理能力,对接安检、卫生、公安数据,运用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布局,建设省级应急信息系统。

第五,加强应急装备建设,增强救援能力。

鼓励科研院所、企业开发智能化、高技术应急装备。积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加快提升各级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水平,尤其是县、乡(街道)级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水平。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强基层应急救援能力,鼓励相关组织提升装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