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专家组暑期赴达州考察指导乡村旅游

作者:刘传辉来源:经济学院发布时间:2015-09-03浏览次数:584

      8月17日至21日,在我校挂职干部达州市旅游局副局长刘世明副教授的协调下,西华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李雪玫应达州市农委、达州市旅游局邀请,带领于代松教授、贺刚副教授、王文君副教授组成的专家组一行赴达州宣汉、开江、大竹等地考察指导达州乡村旅游工作。
一路为项目献“金点子”
      8月18日考察组首先考察了宣汉县。在大成乡的蜀宣花牛养殖基地,专家组指出,乡村旅游需要营造乡村氛围:这里有养殖场,养殖的是国内有名的蜀宣花牛,但只是用来取奶杀牛;有草场,只种了草,风景浪费了。整个四川都缺少一个真正的牧场!牵几头牛放到草场里,一个真正的乡村牧场田野风光就有了。牧场的老板和陪同考察的干部听了都说这是“金点子!”。
      在开江县,考察了有“川东第一”美誉的万亩荷花园。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于代松教授在这里“口吐莲花”:“这里有唐朝的金山寺,供奉的是观音菩萨。中国传说中的观音菩萨就是莲花的化身。这里的莲花就不是一般的莲花了,是朝圣观音的莲花,开江的莲花文化应该朝这个方向打造!这里产品基本成型,需要的是宣传炒作。可以在万亩荷花的中间建一个吃饭的亭子。这个亭子一天只供应一顿,并且只做独特的荷花宴,要求提前预定,设置预定的门槛。也可以做慈善拍卖。这里可以开发独特的荷花美食······”说到精彩处,随行的本地陪同人员禁不住鼓掌叫好。
      在大竹县,考察团一行再次点土成金。在狮子岭项目,看到满目的荒草,考察组现场出主意:把这个地方围起来,放上一批兔子,让大人小孩在里面捉兔子,就是一个绝对独特的乡村旅游项目。      
 一路为政府建言献策
      在达州考察期间,每到一地除了到现场看之外,还坚持每到一个地方就和当地政府主要领导、主要业主交流考察意见,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献计献策。当地领导感叹:我们的观点确实有局限,专家组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针对现在乡村旅游项目政府补贴负担过重的问题,考察组提出质疑: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政府对农民项目的巨额补贴能撑多久?考察组认为:政策补贴只能是药引子,不能当主药来用。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要学会用市场的手段来引导农民。以荷塘明月项目为例,现在流转了几千亩的土地,政府给予了很高的补贴,政府的负担也很重,同时项目老板风险也很大,能否通过小规模,做出一种模式,然后引导农民自己去做。政府应该更多的去引导,而不是通过补贴推着农民去做什么。因此,应该思考现在的政府补贴推动模式。
      面对政府在政绩观推动下无限规模化冲动的问题,考察组指出这样操作的风险。根据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17年后农产品关税要调整。届时,我们的农产品会面对欧美、澳大利亚等地低成本农产品的竞争。如果只是考虑产品的规模化效应是没有出路的。达州现在乡村旅游的思路是农业+旅游,应该反过来思考:旅游+农业,这样农业才有出路。
      考察组认为,达州乡村旅游存在重硬件缺产品创意创新。乡村旅游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当初看看风景照照相、打打麻将吃吃饭的阶段,需要策划出独特的游客深度体验参与产品。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持续性客源的问题。考察组认为这是乡村旅游长远发展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在产品创意上做文章,做独特的产品。
      针对乡村旅游各地强调基础建设问题,考察组给出了不一样的回答。乡村旅游有乡村旅游本身的特点,不要搞得像城市。基础设施保证够用、能用就行了。每个消费者到乡村旅游,心里有自己的预期。如果花太多的钱搞基础建设,实际上就破坏了乡村本身的元素。

一路风雨一路莲花
      专家组在达州考察期间,一直大雨连绵,但考察组每天都风雨无阻,早上8:00出发,晚上7:00后才结束考察简单用餐。几天里,考察组考察了4个县(区),10个乡,25个乡村旅游点,行程700余公里,开了3场交流会,现场给乡村旅游项目出“金点子”10多条,给各个县政府部门建议总计20多条。
      考察期间,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交流会结束很久了,项目业主还围着考察组一行,交流探讨,请求再帮忙多出点主意,久久不愿意离开。
      一路走来,一路风雨。问起带队的李雪玫书记一路的感受,她说,近年来,经济学院主动走出去,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次能够利用暑假带着学院专家,为达州的乡村旅游建言献策,做点贡献,这一路的风雨,就长成了一路的莲花,一路的辛苦不算什么。

专家组和当地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交流

考察组冒着大雨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