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拿下国家社科基金!看他如何教学科研两不误

作者:张雪萍 代芸 邓玉梅来源:新闻中心 西华大学记者团发布时间:2022-02-21浏览次数:2070

   有这样一名老师,谦逊平和,朴实无华,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科研路上初心如磐、笃行致远,斩获殊荣也不骄不躁,他带着一片赤诚用心做学生的“引路人”,他就是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青年教师——余华。作为一名刚入职西华大学一年的青年教师,余华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四川藏区军政建置演进与治理深化研究》获得立项。获得可喜的成绩,余华依旧谦虚、严谨、低调、平易近人。

   片:余华,云南大学博士,现任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承担专业核心课程3门,公共选修课程1门。现主要从事明清史、历史地理学、西南边疆史地研究,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明清四川藏区军政建置演进与治理深化研究》获得者。


古为今用 关注历史价值的当代创新与转化

   “一份有质量、有品质的申报书,要做到“古为今用”,关注历史价值的当代创新与转化,上能知晓国家大政方针,下能立足自身研究,为国家大事提供参考和指导的作用。”余华这样说道。

   确定研究课题是国家基金课题申报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成功的申报书课题要具有“现实性”。余华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希望通过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够起到参考作用,所以在进行选题时,他将国家的现实需求与自己的课题紧密联系。“学术性”也是申报书必不可少的要求,需要沉潜的过程和不断地思考。课题申报成功,要立足自身、沉潜学习,基于学术基础和学术训练。“我在博士期间,跟随导师陆韧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写好一篇论文。”在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过程中,课题的拟订,申请书的写作,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沉潜学习,不断增加自身的学术性,只有经过长期的学术积累,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申报书要凸显“创新性”,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余华说,在云南大学读博期间,跟随导师陆韧从事历史和藏区工作相关研究,都是创新前的积累。在原来的学术基础上延伸、拓展区域,转换视角,课题的研究范围和对象从云南藏区转换为四川藏区。余华通过对四川的实地调查,深入研究四川地区重要性和核心地位,以军事、政区、交通、基层治理为切入点,展开思考和申报书的写作。


创造氛围 团结互助共创双赢

   科研之路是艰辛的,难能可贵的是坚持的精神和品质。7000字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每一句话都是精华、凝炼,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没有一个字可以删除,不能出现语病。“为了写好申报书,酝酿、积累7000字每个字都要细斟慢酌,从语句的通顺,用词的准确,甚至细微到标点符号,需要反复修改和论证。”完成一篇质量好的申报书,需要时间累积,沉浸式的思考。所谓无专精则不能成,进行科研也要专注 、埋头、潜心,保持高度的投入,才会有收获,搞科研讲究的就是专注。

   自身的学术训练至关重要,但同时外界的环境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我的成功不只是我个人的努力,学校和学院也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和支持。”他说。学校近些年对科研给予了很多的关注与支持。余华表示,学校对老师科研的重视、科研平台的搭建以及科研资源的丰富等条件,能够在科研上提供宽松环境和帮助。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领导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科研发展,为了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采取了多项有效的措施,邀请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省内知名学者到学院针对选题与申报书提出针对性意见,为教师学术素养的提高提供条件、搭建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之下,才有可能在学术研究上获得进步。


教学相长 愿做学生继续成长的“引路人”

   对于教学,余华始终坚持教学相长的观点。学生在课堂上汲取新知识,教师也在备课和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收获到对知识新的理解,甚至可能会迸发出对科研新的灵感,所以说上课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同时,余华表示以后在西华大学进行的科研项目,也会让那些致力于科研、认真、刻苦、努力学习的同学加入,对同学们来说既是付出也是收获。

   “老师站上讲台,他就是知识的‘代言人’,只有老师教学水平高、知识储备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老师走下讲台,应该真心关注学生的发展。”虽然余华作为老师站上讲台的时间还不长,但是他对师生相处已有自己独到的感悟。

   在老师和学生共同奔赴的知识大道上,余华认为,老师并不应该为学生直接带路和指路,带路和指路会让学生失去自主性,丧失宝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老师应作为一个“引路人”,启发学生去自己尝试、寻找自己的目标,必要时帮助学生在信息的洪流中看清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这样才是对学生做到了有界限又有温度的关怀。


孜孜不倦 赤诚丹心沃新花

   入职西华一年,余华渐渐适应了老师的新角色,但也在这短短一年中遇到了不少的挑战:他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任务都很繁重,还需要经常往返于校本部和宜宾校区之间。但余华认为教学和科研两者都很重要,两者不能做取舍,所以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

   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除了平时认真备课上课,余华还会在课下与学生讨论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他在教学上的兢兢业业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肖燕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余华老师不仅拥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知识储备,还有着对学生强烈的责任心,他上课时经常分享他最近获得的课程外的信息和资源,鼓励我们积极进取,唤醒了我们的忧患意识。”另外一名学生黄廷红则表示,赤诚,是她在上过余华老师的课后最大的感受:“或许是因为他的热情和赤诚,过去这一年,我们班上好多人都改变了很多,大家好像都开始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学习做事都更有方向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余华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热忱之心,换得了学生们的真心真情。余华说,我只有一个最朴实的想法,就是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当好一名老师、做好我的科研。正是这一种朴实的想法,既感染了学生更加认真努力地学习,又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让他们找到自己大学生活的方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就像余华一直所坚持的两个字——沉潜。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都要沉浸其中,潜心修炼,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只有以此态度做事,方能获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