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优势,弘扬传统文化,在校团委的倡导以及物理与化学学院团委老师的积极帮助下,学院学生组建了“三下乡”小分队——赴南充小组,以“探访丝绸发源地,传承丝绸文化”为主题,利用暑假深入基层,以此为契机锻炼自己,丰富阅历,提高自身素质。 8月27日,物理与化学学院赴南充小组带队教师王筱莹和8名理化学子来到南充,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了解当地丝绸生产的现状,对当地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在四川人本轴承公司技术员的带领和讲解下,详细了解了该厂生产丝绸机器的零件其制作和加工的全过程。 28日,团队人员整装出发,参观罗瑞卿故居,感受红军精神,缅怀革命先烈。随后,小分队启程丝绸文化主题公园,在那里更加深入了解了丝绸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明确了南充作为“中国绸都”在丝绸文化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29日,小组到达中国丝绸的重要生产地——文峰乡“千年绸都第一坊”。在对文峰乡蚕农的采访中,师生们向蚕农详细询问了养蚕的季节要求、桑树的种植和桑叶的采摘方法及饲喂标准。并参观了农户们的养蚕作坊、养蚕工具,农户为大家现场演示了从铺网待蚕到等蚕结茧的一系列操作过程,同学们也跟着蚕农的说明练习着操作,对蚕文化有了更切实的体会。 30日,赴南充小组到达同仁乡,并在乡政府负责人的帮助下组织举办“科学生活”宣讲会,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为同仁乡村民讲解科学生活的必要性和如何科学生活。本次宣讲会持续1个多小时,小组成员主要对科学与养生问题与村民们进行交流讨论,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随后,小组走访了各个家庭,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力求将科学生活的理念传播到每个村民心中。 活动在当地产生了一定影响,得到《南充晚报》的关注并被新闻报道。此次活动的开展,丰富了队员们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了社会应变能力,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志愿者在千年绸都第一坊陈列馆合影 志愿者在科学活动点合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