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谈课题申报与课题研究——人文学院邀孙汝建教授开展学术沙龙

作者:文/向雪焰 图/谭红来源: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17-12-25浏览次数:1770

1215日上午900,人文学院特邀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校长助理孙汝建教授在6B-108开展了以“兼谈课题申报与课题研究”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本次沙龙由人文学院院长谢应光担任主持人,中文系老师学院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沙龙。

活动开始,谢应光对孙汝建教授作了简短介绍,孙教授现任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校长助理,兼任教育部职业院校文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修辞学会秘书长,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教材、“吴玉章社科成果奖”评委。主持国家、省部、市厅级政府课题26项。获国家、省部、市厅级政府成果奖10余项,获国家、省部、市厅级个人荣誉奖20余次,发表论文230多篇。

孙汝建教授围绕“什么是科研平台?”、“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科研平台?”、“博士点申报需要什么样的科研平台?”、“课题申报与课题研究”四个方面展开了本次会议内容。首先,对于“什么是科研平台?”孙汝建教授从课题项目、成果、奖项和影响因子等四个方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如果科研成果不合格,奖项含金量不高和项目质量不好等因素都会造成科研平台不高。针对如今全国高校科研事业发展趋势,教师需要什么样的科研平台?这一问题,首先,孙汝建教授对教师这一角色作出了释义,并从角色的概念中对教师提出了要求第一,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核心能力、综合素质和科学精神、态度、方法,学习“智叟精神”中的理性和实事求是。第二,要自我培养,掌握学术话语权。对此,孙汝建教授认为:“可以容忍教师严苛,但不可以容忍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有了学术话语权,才有了主导权。”接着,他引用了陈望道先生的观点谈论课题研究,即研究要有系统性。同时,还对研究对象、教师定岗、大学分类以及搞科研目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孙汝建教授认为“工作与研究是相通互补的,要用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并以自己为例,提出在练笔中搭建科研平台和提前写下未来一年的科研规划的建议。随后,他展示了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条件。他提出,可以通过先填表后建设、“缺钙补钙”的办法去搭建相关科研平台。当谈及课题申报与课题研究时,孙汝建教授对课题与项目进行了释义,然后指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他认为可从以科研类、教学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委托研究项目为代表的“他源”或以视频课程、教材、科研资料等为代表的“自源”中找到所需课题。

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孙汝建教授与中文系教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讨。其中,针对胡娟老师提出“刚入职已发表科研成果的年轻大学教师应怎样申报国家课题?”的问题,孙汝建教授作了详细解答,他认为可以从收集资料的广度,文献查找的途径和前期做出的科研成果三方面来弥补年轻教师经验薄弱等缺点,从而增加申请的凭证。

学术沙龙现场(一) 

学术沙龙现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