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赴内江开展实践活动

作者:饶丽 杨杰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14-07-14浏览次数:705

      7月1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队赴内江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通过参观考察大千园、西宁寺等古佛学建筑来了解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到胜利镇双凼村村小学慰问还在坚守的老师和同学、到村里慰问孤寡老人、给村民宣传防蚊虫卫生小贴士、发放新农村建设的调查问卷,来宣扬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守的小学
      双凼村小学,这所没有一年级的小学只有几个老师进行教学。村小学里的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但是孩子们却很懂得感恩,同学们仅仅是送去了些慰问品,却得到了孩子们真诚的感谢。
      在分发给孩子们的礼物后,带队老师饶丽就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发表了演说,鼓舞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西华大学永远欢迎热爱学习的好孩子。
      文明、和谐、爱国、诚信、友善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在老师和孩子们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次,同学们给孩子们带去了礼物,而该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却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神的洗礼。
坚守的老人
      双凼村是一个并不繁荣的村落,村子里住着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白天,孩子们都去学校上学,老人们便在家中静静的坐着,看着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子。
      同学们首先来到一家姓龚的爷爷家里,龚爷爷已经八十有余了,但是精神头十足,听说了来意后,热情地接待了同学们。龚爷爷给同学们讲了很多老故事,有抗战期间的,有饥荒年间的,让同学们了解了这个老人生平的经历。在这之后,同学们也给龚爷爷讲了很多关于学院专业比如高铁、焊接之类的事情,以及关于农村防蚊虫的一些小贴士。最后,龚爷爷嘱咐同学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在这之后同学们也走访慰问了其他一些留守老人的家,并做了相关新农村建设在农村的发展情况,老人们一致认同,社会主义好,国家政策好,让农民能安居乐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他们对现在的生活描绘共同的关键词。
坚守的古寺庙
      西宁寺,一座藏在山里的古寺庙,这里树木环绕,立于峭壁之上,同学们怀着虔诚的心经过艰难跋涉来到了这里。但是看到的却是庙墙上无数的涂鸦,这些涂鸦在这个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的古寺庙显得非常不协调。庙里脱落的金漆、空着的香炉与莲花灯显示着它曾经的辉煌以及如今的破败。同学们伸出手,抚摸着这些建筑,感受它的骄傲,感受它的悲哀,尽管此时香火不盛,但是同学们却在此领悟到了另一种神圣。
坚守的文化
      内江素有“书画之乡”之称,在这里,书画的魅力无处不在。被徐悲鸿先生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国画泰斗张大千先生便诞生于此,并在这里受到了良好的书画启蒙教育。怀着对先辈的崇敬之情同学们来到了大千博物馆,领略到了国画的魅力。而时值文化节,内江市的学生、各单位都有推荐的优秀书画作品展出。这些书画作品的作者小的只有四五岁,不管是专业组还是非专业组,作品都是美轮美奂。
      此次的“三下乡”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学习到了很多在课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历史的厚度只能用手去丈量,传统文化只能亲眼去观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亲身去体验才能领会到。

实践活动(一)

实践活动(二)

实践活动(三)

实践活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