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导孙晶老师到西华大学开讲

作者:李同奇来源: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2017-05-17浏览次数:1438

516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晶应邀来到我校外国语学院上午十点,在外国语学院MTI专用教室,孙晶老师以“从一带一路视角,看中印文化交流”为题的讲座正式开始。外国语学院全体师生及校内外部分感兴趣的老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孙晶老师以一带一路的宏大战略为切入点,指出了中印文化交流互通、了解印度文化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孙老师将这次讲座的内容分为古代印度、印度与中国的联系、印度文化、印度的伦理道德观和印度的轮回观部分。首先,孙晶老师简述了印度这一名称的由来和流传至今的古印度文明的源头。他指出印度人自称印度为婆罗门国,印度一名来自朝的玄奘大师的翻译。今天的古印度文明则是由迁移而至的雅利安人所创造的以《吠陀经》为文明起源。印度与中国文化交融的最初阶段就是佛教的传入,分海上丝绸之路、南传、丝绸之路、经尼泊尔的藏传四大途径。玄奘的西行取经则是其中最著名事件。同时,印度文化中的语言发展也几经变迁,佛教本身所使用的语言有巴利语和梵语之分印度古文化中的朴素的时空观和今天的科学思想隐隐有相符之处。相较而言,印度的伦理道德观和轮回观则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晶老师在讲座中引经据典,结合自的实际经历,理论事实信手拈来,横贯中西妙趣横生,言辞浅易意味深长,在彰显了严谨的治学风范同时引得在座师生笑声连连,整个讲座弥漫轻松愉的氛围。孙晶老师以“儒家教人拿得起,佛家教人放得下,道家教人看得开”来为我国传统文化作了个小结。最后,孙晶老师留出互动时间,回答了在座同学提出的几处古印度文化精神与现代文明社会精神冲撞形成的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为提问同学解惑,探讨了印度文化精神其对于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助益之处。讲座结束时,在学院党委书记朱军的主持下,全体师生以热烈的掌声对孙晶老师表示了诚挚的感谢。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