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向琛子赴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展题为《根植传统,乐动未来——音乐创作中的民族基因与当代叙事》的学术讲座,吸引逾众多师生、音乐从业者及学界代表参与。
讲座从民族基因与当代叙事双重视角展开论述。向琛子开篇强调民族音乐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不仅是审美艺术形式,更是维系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针对全球化与数字化背景下传统音乐面临的原生语境消解、现代审美断层等挑战,他提出应以“基因解码”思维激活传统音乐生命力,搭建传统与时代的对话桥梁。
讲座现场
在民族基因挖掘层面,向琛子着重解析田野工作的“倾听”核心,并从音色实验、节奏重组、叙事逻辑创新等维度探讨传统元素的现代转译路径,提醒创作者规避“文化挪用”风险。聚焦音乐叙事创新,他围绕跨体裁融合、跨媒介叙事、技术赋能与社群共创四大方向,分析古典音乐重构、流行音乐本土化改编、世界音乐对话等具体案例,阐释短视频平台“再创作”生态与在地化音乐节实践等新型音乐表达模式。此外,讲座穿插播放的14首原创作品音频及谱例解析,更直观呈现了民族音乐创新转化的多维可能。
在总结中,向琛子还提出“激活”优于“保护”的发展理念,倡导音乐创作者实施向下深耕传统资源、向外拓展全球视野、向前突破创作边界的三维战略,构建兼具文化厚度与国际传播力的当代中国音乐叙事体系。
本次讲座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与丰富案例解析,为传统音乐当代化发展提供了系列学术指引与实践参照,现场交流氛围热烈,引发参与者对民族音乐创新路径的深度思考。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