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研素养提升:学工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十五期“悦享”辅导员沙龙

作者:梁玲云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学生工作处)发布时间:2025-05-13浏览次数:14

4月30日,学生工作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十五期“悦享”辅导员沙龙,邀请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京强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波担任主讲,聚焦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主题,通过专业指导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校团委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石元鹏,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雁以及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参加活动。

王京强教授凭借深厚的科研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高校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基于科研项目申报”为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专题分享。他从高校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的必要性、可申报的科研项目类别和项目立项的具体方法三个关键维度出发,深入剖析辅导员科研申报的核心要点。在讲解过程中,他系统且详细地介绍了各类适合辅导员申报的课题类型,并针对课题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选题技巧和论证方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这不仅让在场辅导员对科研工作有了更为直观、透彻的理解,也激励着大家秉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投身科研事业。

活动现场(一)

刘波副教授立足辅导员工作实践与科研申报经验,从科研依据、原则遵循、关键提示及选题策略四个维度展开系统阐述。报告强调科研工作应植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深挖党的创新理论内涵,捕捉时政热点与育人实践结合点,将科研触角延伸至辅导员九大职责领域。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他建议在场教师立足本职岗位挖掘研究方向,建立学术研究与实务工作良性互动机制,并特别援引“把辛苦转化为成果,把经验上升为科学”的学术箴言,勉励辅导员群体在实践创新与理论研究的双向奔赴中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

活动现场(二)

陈雁在总结讲话中谈到,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是个人职业发展的“硬核竞争力”,学校始终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旨在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卓越育人团队。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辅导员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尤为重要。希望大家将日常思政工作与科研课题深度融合,切实做到以研促教、以智育人。

此次沙龙分享活动,为辅导员老师们提供了系统、全面的课题申报指导,帮助他们明晰了课题申报的方向与方法,极大地增强了大家申报课题的信心。未来,学生工作部将持续深化辅导员队伍建设,鼓励辅导员把实践经验转化为学术成果,以科研反哺育人实践,不断提升理论研究与专业水平,着力推进学生工作全面升级,打造高水平育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