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刚教授畅谈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及当代青年日常生活的教育意义

作者:翟元平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4-29浏览次数:183

427日,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做客马克思主义学院“求是大讲堂”,在1-5015会议室为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问诊把脉、为学院师生带来精彩的学术讲座。

在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指导会上,冯刚教授围绕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与科研选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校党委书记靳敏出席会议,学院党委书记万远英,院长冯永泰,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青年教师参加了座谈。院长冯永泰主持会议。

冯刚教授立足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发展需要,从科研项目选题、研究内容、预期目标、思路方法等方面,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与具体案例进行讲解,提出科研选题要瞄准国家战略与教育教学实践,并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

靳敏代表学校感谢冯刚教授的精心指导,并对青年教师成长提出了殷切希望。她指出,学院要瞄准申博目标,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工作;青年教师要热爱科研、参与科研,主动融入科研团队,要在团队中不断成长;青年教师要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指导会会场

冯刚教授作客“求是大讲堂”,为学院师生带来题为“当代青年日常生活的教育意义”的学术讲座。他首先指出,“当代青年日常生活中的新趋势和新现象非常丰富,涵盖了消费方式、社会交往、闲暇活动等多个方面。与其他代际人群相比,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呈现出明显的代际特征……”

冯刚教授从“思政引领力”概念入手,联系数字思政、生活思政等思政研究热点,从当代青年日常生活的价值意蕴、现实特性以及教育意义三个方面,分析阐释了日常生活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强调要通过对青年日常生活的价值意蕴的解析,发现当代青年日常生活的新特征,理解青年群体的生活态度、社会关系、价值旨趣与文化品位,探寻促进当代青年日常生活发展的途径和方式。

冯刚教授为师生作学术讲座

本次“求是大讲堂”活动,让师生备受鼓舞、倍感收获。青年教师杨琳博士表示,“冯教授的此次分享为我个人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作为年轻教师,我们应该在学院发展需求与个人专长之间寻找平衡点,做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将学术热情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做出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2024级硕士研究生李雪琴表示,“讲座深入剖析青年生活细节,强调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启发我们要树立‘大历史观’,更要全身心融入生活并与日常生活建立切实联系,体悟生活本真,真正走出‘小我’,理解他人、理解社会、理解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