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实践育人“西华方案”亮相全国美育研讨会

作者:学生通讯员 胡雯雯 胡逸飞 张彬翌来源:美术与设计学院发布时间:2025-04-27浏览次数:13

4月18日至20日,由中华美学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美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吸引了全国美学、美育和艺术学理论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研讨。美术与设计学院左怡老师受邀参会,并作题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坊育人路径创新研究——以繁花美育研究实践创作工作坊为例》的专题学术报告。

左怡老师作专题学术报告

立足学科站位:创新美育模式服务新时代人才培养

在报告中,左怡老师基于美术与设计学院以美培元、以美育人的学科建设理念,系统阐述了繁花美育工作坊美育+“课程赋能—实践浸润—价值引领—全面树人”四位一体的育人路径。通过案例分析、数据对比和成果展示,重点介绍了工作坊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美学为根基,结合乡村振兴、非遗活化、区域服务等国家战略需求,构建跨学科、跨场域的美育实践平台。

报告指出,工作坊通过项目制教学+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的创新模式,实现了美育从课堂到社会的延伸,培养了一批兼具审美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相关成果已获省级、国家级学科及展演竞赛奖项十余项,社会服务项目获地方政府高度认可。这一实践路径为新时代高校美育如何突破传统范式、深化育人实效提供了西华方案。

会议反响热烈:美育学科建设需扎根育人实践土壤

本次研讨会作为全国美育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活动,特别强调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并重的学科发展导向。与会专家认为,左怡老师的报告紧扣育人所需,展现了地方高校在美育学科建设中的主动探索与责任担当。相关实践经验证明,美育学科建设必须扎根中国大地,通过工作坊等学校美育基础载体实现美育与专业教育、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左怡老师与中华美学学会美育专委会副主任刘敏教授合影

权威专家实地考察:繁花工作坊打造沉浸式美育新范式

研讨会期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北京工业大学公共艺术研究二所所长魏运成教授专程赴学校繁花美育研究实践创作工作坊进行实地考察与交流。双方就美育课程开发、常态化平台建设、育人实践落地、校际合作机制等展开深入交流,魏运成教授表示,这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驱动的美育模式,为破解高校美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共性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魏运成教授与左怡老师在工作坊展开深入交流

深化五育融合:西华美育持续探索学科发展新路径

美术与设计学院始终将美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专业美育+公共美育”双轮驱动战略,繁花美育工作坊的实践正是该战略的典型成果。此次全国性学术平台上的成果展示与专家实地考察,标志着学院“美育+学科建设”已进入理论与实践相互滋养、协同创新的新阶段。学院也将发挥艺术专业优势,持续深化美育与德育、智育、劳育、体育的融合性创新,为构建中国特色美育学科体系、共同推动美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中国美育学学科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