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写在第17个记者节

作者:学生通讯员 伍雪梅 唐林柳 欧阳予娴 周茂澜来源:西华大学校报发布时间:2016-11-18浏览次数:3007


编者按 有人说,记者是一支笔,记录当下的发生;也有人说,记者是一盏灯,点亮人间真情。记者,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一种信仰。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通过他们,我们接触不同的世界,并了解故事的真相。今年11月8日,是我国第十七个记者节,在这里,我们请来四位曾工作在不同岗位的学生记者,请他们为我们讲述作为记者的那些故事。

  

记者是听故事的人,也是讲故事的人。

因为校园记者的身份,这三年我采访了许多人,报道过许多事。如果说文学作品让我们可以体验到众多人物不同的人生经历,或改编或虚构,那么校园记者则可以面对面地感受到校园中优秀老师、学生鲜活的人生故事,炽热的生活热情。每一个故事都带给我思考,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成长。全面发展的学生会主席邹骥、见义勇为的舞者李宗惠,从小就有一颗好奇之心的魅力教师车振明教授,日夜为梦想奋战的校园好声音战队……耳边是他们回忆时动情的声音,笔下是他们拼搏时多彩的故事,心里或因他们面临的困难时刻而揪心,或暗暗钦佩他们对梦想的执着,或为他们成功圆梦而欣慰,或因触动而暗暗许下自己的小目标。采访的这么多人,有的只因采访机缘而匆匆一面,有的仍保持着淡淡之交,但他们带给我的满满都是正能量。在我松懈的时候,这些优秀者的勤奋努力提醒着我,在我欲退缩的时候,创业者的勇敢无畏激励着我。

新闻是有温度的,文字是有力量的。最爱《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王克勤说过的一句话,“记者的内心应该像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新鲜事物充满探究与感知的激情。记者的写作应该像史学家,要忠实、客观地记录历史。记者的作风应该像战士,是维护正义、公平和法治的战士。”记者是讲故事的人,挖掘深处的故事,讲述真实的故事是记者的职责,然而真相并不容易探寻,真实并不容易传递。在校园做新闻还是一个相对理想的环境,和真正的行业现状存在一定的差距。真正的记者——一台摄像机,一支笔,24小时不能关机的电话,随时可能被人遮挡的镜头,危险现场与逃离人群相悖的步伐,随时随地需要应对突发状况。

脚不能至的地方,有他们在,耳不能闻的消息,有他们转述,每一位恪尽职守的新闻人都崇高而伟大,都值得我们在记者节之际送上一声祝福,道一句感谢。不知以后是否会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但在记者团的每一次锻炼都让我终身受益,我为我曾是校园记者而自豪。记者是听故事的人,也是讲故事的人,在聆听中受益,在讲述时坚守。

原记者团学生通讯员伍雪梅

 

记者,不仅仅是记录之者,更是信息传递者、精神传承者。

来到西华的第四个年头,即将毕业“下架”,不舍的情绪才开始涌上心头,而最令我不舍的,莫过于二教六楼和在那里挥洒青春的那一群人。

无社团,不大学。我在西华教育电视台度过了几乎整个大学时光。招新、面试、第一次进演播厅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她给我的不仅是美好的回忆,还有实实在在的技能,我并不是新闻专业的学生,能在媒体网站实习,得归功于在电视台新闻部做记者的这段经历。

“新闻是立台之本,记者的采写又关系到整条新闻的质量,哪一期新闻做得不好,首先问责记者。”刚到新闻部什么都不懂,听到学长学姐们这么一说,着实有点被吓到。但在这里,一切从零开始,我也不断地学到新的东西,且渐渐懂得了那句话的意义。

虽说是在学校社团做记者,但是校园记者也没那么简单,每周会去学校党委办公室开会,上至国家政策,下至校园舆论,一样也不能含糊。上课做学问,下课写稿子,还时常在台里和摄像同学一起选素材剪片子,与主播一起录口播或者配音。这样一来,牺牲了自己许多休息时间。

室友有时候会表示不理解,社团嘛,呆个一两年就得走的,有必要那么劳心费神吗?但每次我都会开玩笑地回答:“开心就好”。我会把自己写过的每一期新闻都留着,很多手写稿也舍不得扔掉,每当明德广场上放的节目策划人是我,新闻稿属了我的名字时,那种自豪感简直无法形容。我一直坚持一定要干让自己有成就感的工作,当你的工作成果能使他人受益,当你被人需要的时候,工作中付出的一点点辛苦又算什么呢?

能在学校电视台做记者,我打心底里觉得自己很幸福。那些年赶过的新闻稿,都积攒成了我的幸运:在电视台认识了大学里最好的朋友,拍遍了西华各个角落的风景,被推选去参加上海大学生微电影节,更进一步接触到了自己喜欢的媒体行业……

记者,不仅仅是记录之者,更是信息传递者、精神传承者。离开了工作三年的岗位之后,每每走过二教楼下,都怅然若失。新闻部又是一批新记者了吧,一届复一届,但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将XHTV人的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原西华教育电视台学生通讯员唐林柳

用自己的方式传播正能量,无论声音还是笔头。

如果有人问我,在大学里你上过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什么?对我而言,有一门课上的时间最长(从跨进大学起至毕业),坚持最久(其间充满着彷徨与坚定),而且是影响终生的(有着教训与收获),那就是作为一名播音员。

大一刚进广播台时,全校的外放广播都是瘫痪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是自己播节目给自己听。可能是因为广播情节,也可能是因为某种执念,我们一直坚持到有网络平台再到广播系统恢复正常。在那段时间,我们丝毫没有因为校园内听不到我们的节目而懈怠对节目的准备。而是一如既往地,搜集信息,准备稿件,进行节目录制。当广播系统恢复正常,听到自己的声音响彻整个校园时,那激动之情无以言表。我想,这就是广播人的那种执念和情节所在吧。

作为党政喉舌、师生之音的我们,一直秉持着这一观点,坚定不移地将此定为节目的准则。听着广播台“老人”们跟我们讲每一个节目的定位,还有如何去播好这个节目的方法,就像听着这么三十几年广播台历史的流转。他们说:“做节目素材不一定要特别,但要与别人做的有差别。”

我做的节目是外文部一栏特殊的节目——全英文脱口秀。在接触这档节目之前,我是个只会和外国人say hi和goodbye的人,其他的话到了嘴边可就是说不出口。慢慢地在每一次备稿中,我都认真理清思路和要点,准备充分以至于录播节目时不会那么胆怯和不知所措。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来的我不仅可以和外国人正常交流,并且获得了全校配音大赛的冠军。我想这就是成为一名播音员的额外收获吧!

除了一些有趣话题的嵌入,我们也会做一些访谈。在采访到和自己的年龄相仿的优秀同学以及自己敬重的老师时,我便强烈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奋斗与坚持,才能获得成功,他们对我们而言是最真切的教科书似的榜样,他们使自己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之后的生活中,每当有一种进步,我的内心就会更加充实,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因为只要你努力了,那就算是成功。

作为一名广播站的学生记者,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承担好应有的责任。身处在这样一个大的集体中,你能够学到很多,提升很多!因为,年轻的声音会发光!

原广播台学生记者欧阳予娴

 

做温度与情怀的传递者。

记得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先生曾总结新闻记者要具备的“四能”――能想、能奔走、能听、能写。在学生传媒中心这两年里,我对这句话理解的更为深刻了。

去年的六月初,记忆中炎热的夏季,那是我第一次走进新媒体的办公室。面对即将到来的未知的一切,我有过忐忑,有过担忧,但更多的,是期待。

初来新媒体的我,对即将接手的微博工作了解甚少,凭借着一腔热情,我三天之内翻完了西华大学官方微博近一年以来发布的所有博文,赶在第一次开会之前,熬夜把所有的常用话题总结和栏目创新密密麻麻地写了三页纸。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新媒体,并不清楚作为一个学生传媒工作者的定义,只是心底生出一种一定要把它做好的坚持。

   “ 把工作做到极致,把微博刷到极致。”这是去年十月换届时,主任嘉姐对我我寄予的期望,同时也是我对西华大学官方微博做出的一个承诺。我数不清在这一年里我熬过多少次夜,多少次在门禁前一分钟冲进宿舍楼,多少次在定策划前一改再改,多少次在发微博时字斟句酌。

我用对待兴趣的热情投入新媒体的每一次策划,用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来处理每一处细节。作为一名学生记者,我更多的用一个职业记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多看、多听、多思、多写,力求详处细致入微,略处自然带过,努力原本、真实地还原采访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凯利·莱特尔先生在《全能记者必备》一书中谈到:“对一个记者来说,最重要的素质——除了写作的欲望和能力外,也许就是永不满足的好奇心、灵活及随和的个性、善于总结经验的本领。”这于我而言一直是一种信条,一种砥砺,催我奋进。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一个越来越好的西华,我们住进航拍仪的眼睛,时常俯瞰这片校园。作为一个学生新闻工作者,我清楚不能只用白纸黑字冷冰冰地陈述现实,我们还应该兼有关照现实的温度和照亮理想的气度。我们传递的不应该只是新闻,更多的还有我们共同的西华情怀。

年华恰似深秋风,一场相遇一场梦。我想,不管时隔多少年后再提到学生传媒中心,提到新媒体,提到学生记者工作,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说,那是我大学四年里,做过最好的事情。

原新媒体运营中心学生记者 周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