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之战,我们说了“算”——记我校学子参加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组)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竞赛”

作者:学生通讯员 刘安凡 王平来源:西华大学校报发布时间:2016-11-18浏览次数:1604

    11月4日-6日,由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组)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竞赛”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举行。本次竞赛共吸引了全国91所高校109支队伍共计327名学生参加了比赛,来自我校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朱斌、吴翠芳、刘春花、何晓艺、蒋雨芮、杨麒麟六位同学经过激烈的角逐,终于载着荣誉凯旋......

前所未有战绩谱写光辉史诗

    “会场上一会儿喊出西华大学的名字,一会儿又喊。每喊一次,全场就轰动一次!今晚,西华出名了!今晚是西华之夜!”11月6日,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龙雅芳老师的朋友圈里首先发出了这样的喜讯。据悉,在我校建设与管理工程学院李海凌、卢永琴、陈胜明三位老师的带领下,来自工程造价2013级的六名同学揽下了手工算量(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单项一等奖、手工算量(建筑水电安装)单项一等奖(两个)、软件算量(建筑水电安装)单项一等奖(两个)、创新思维单项一等奖、综合团体一等奖和综合团体二等奖共八项殊荣。“简直是领奖领到手软。”带队老师陈胜明说。

  本次大赛要求参赛选手组队完成任务,从初赛和复赛中脱颖而出的六名同学通过自由组合形成了两只队伍。平时一起测试、训练,到比赛时则分成A组和B组接受考验。“我们练习的时候就有分工,到了正式的考场上再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李海凌老师介绍道,决赛分为手工计算、软件操作和创新思维三大块来综合考查学科知识的核心内容,比赛题目临时分配,题量大、涉及面广,并且需要三个人同时来完成一项任务。“这就十分考验同学们的临场应变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相互之间的默契。”她说。

  在决赛的过程中,场外的大屏幕上会实时滚动显示选手们的成绩,答案填了多少、得了多少分、是什么名次,都显示得一清二楚。“第一天上午那一场大家都有一点紧张,加上没把握好策略,成绩就不是很理想。”中场休息的十分钟时间里,陈胜明老师特地赶到现场对同学们的心态进行调整,“主要是大家的心理素质要好。”李老师介绍到。

  虽然能够即时看到成绩,但惊喜的到来却是在宣布获奖的那一秒。“当时麻烦另外一个老师去看了成绩,”A组选手吴翠芳说:“可能是看错了,回来的时候跟我们说最多只能拿两个奖,所以大家心情都比较失落。”然而在颁奖仪式上,当台上一次又一次地喊出西华大学的名字时,他们才知道自己在这场比赛中上创下了辉煌的成绩。

“我们学院参加过很多次比赛,但这一次取得的是历史性的突破。”如陈胜明老师所说,工程造价2013级的六位“西征”战士在学校、学院以及自身的履历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扬帆领航 征战路上导师相随

  船的远航离不开掌舵人的指引,将士的出征也少不了军师的陪伴。在朱斌等六名同学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建管学院的老师们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学院一共有17名专业老师,可以说这次获奖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李老师谈到了学院的“传承”:“首先是大家互相之间融洽、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感染到了很多同学。老师的亲和力强,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目标明确,使得整个团队的氛围非常好。”对于工程造价专业,学院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清晰的培养方案和科学课程设置,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老师和我们的关系也很好,彼此之间非常信任。”朱斌说,在他们准备比赛期间,为了方便他们进行训练,老师把办公室的钥匙都交给了他们,“早上八点过去,中午累了就在办公室里睡觉。”

  本次领队的三名老师用名字的谐音自称为“你永胜”之队,对于这场比赛,陈胜明老师为学生们感到自豪,在他眼里,比赛是对老师教学质量的检验,也是对同学们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的磨练,能够使他们学以致用,将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临场应变和协作能力。此外,陈胜明认为这次拿奖更是提高了学院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和参赛热情。“宣布这个消息时大家都自发地鼓掌、欢呼。”他说:“随即就有许多同学表达了也想去参赛,去锻炼提升自己的想法。”

  提到今后的规划,陈胜明老师认为教学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该不断进步,继续提高同学们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感谢:“大家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学习氛围好,老师看着既开心又欣慰。”他说,工程造价是西华最早升为一本的专业之一,是全国排名第四的五星专业,希望大家一起加油,“以后还有得干!”

 “革命”情深 拼搏路上有你陪伴

到达高山山顶的人,必有始于山脚下的努力前行,山腰的奋力攀岩。闯过上学期期末初选,本学期开学复选,笔试和软件操作的双重关卡,一路过关斩将的六位参赛队员最后自由组合为A、B两组,在九月中旬便全身心投入比赛前期训练中。他们每天八点自觉到学院工程造价系办公室练习软件操作、图纸分析、计量清算,及时校对答案并发现问题,一般会持续到晚上十点半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寝室。一系列看似乏味冗长的操作,然而队员们却乐在其中,带着兴趣享受着与队友朝夕相处,并肩训练的日子。偶尔,他们也会拿出假期的一小部分时间相约打乒乓球、吃饭、谈心,在生活中培养了深厚的革命友情和亲密无间的情谊。

这是一个默契的团队,在操作中分工明确,私底下相交甚好。当然,偶尔的争议也在所难免。由于精益求精的专业性质要求,有时成员们会因为计算出的小数点后第三位数字不一致而各抒己见,争得热火朝天;有时会因为某些文字上的歧义而吵得面红耳赤,而最终这些迷雾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拨开。也正是这些“小矛盾”以及队员们认真严谨的精神让他们的关系愈加亲密,与此同时促使整个团队不断进步。

  一路汗水,一路收获,成绩是对成员们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从专业知识的巩固,书本和实操的融合,到对自身的更好认识,对未来工作的帮助,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等等,队员们一路成长,收获良多。相较其他五位同学,已经是第三次参加类似比赛的朱斌感触颇深:“之前参加过比赛积累了许多经验,因此在比赛时会鼓励其他队友们别紧张,以平常心面对,有时也会在比赛策略的部署上分享经验。其实自己的内心却比她们还要紧张,甚至在比赛前一天失眠,可是作为团队唯一的男生,照顾她们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或许想着是最后一次参加这种比赛了,需要力争完美,不留遗憾。”

而谈及比赛经历的收获对学弟学妹大学学习上的建议,朱斌娓娓道来:“希望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在比赛中体会专业学科的乐趣。对于有兴趣参加类似比赛的同学,就要早做准备,首先保证质量,提高准确性;而后要注意把握时间,提升速度。另外,团队协作十分重要,成员间的分工合作应该合理恰当。最后,心理素质也不容小觑,平时训练掌握好基础知识,比赛时调整心态,把实力发挥出来。

    结束了西安的征战之旅,一行六人依然继续着自己的拼搏,大四的他们准备毕业后进入社会开始工作,有的甚至已经找到了下一步的去处......而你,要踏上征途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