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障目之叶 ——观《狩猎》有感

作者:全小洁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发布时间:2020-04-02浏览次数:773

   前两天看了一部丹麦电影,片名《狩猎》。其中并没有什么血肉横飞的场景,却让人感到没顶的无助与残酷。一群人不知不觉地毁掉了一个无辜者的生活。那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暴行,沉默无声却冰冷刻骨。

   暴行的源头竟也不是什么心狠手辣的恶意,不过是一个小女孩的无知而已。小女孩不合时宜的无知,加上围观群众的自以为是,滚雪球一般发酵出一场悲剧。

   男主角卢卡斯是一个在幼儿园工作的中年大叔。他最好的哥们儿有个小女儿,名叫卡拉。小卡拉正好就在卢卡斯这个幼儿园,他因此也对小卡拉特别关心一些,顺路送她回家,接她上学。小卡拉于是也和卢卡斯格外亲近。有一天,她偷偷做了一份心形的小礼物,放在卢卡斯的包里。卢卡斯在和幼儿园的孩子们玩闹的时候,小卡拉冲上去,在他嘴唇上亲了一口。卢卡斯认为这种示好未免有些超过了边界,于是把礼物还给了小卡拉,并善意地提醒道:亲嘴仅限于爸爸和妈妈之间哦。

   小卡拉感到很委屈很失落,大概被称为一场年轻的失恋也不过分吧。那天晚上小卡拉一个人坐在幼儿园里默不作声地等家长来接。园长发现她不开心,问是怎么一回事儿。小卡拉赌气地说,她特别讨厌卢卡斯。还说了一句不符合她的年纪的极为下流的话。

   那是句关于成人色情片的描述,是小卡拉哥哥的一个损友到他们家玩的时候提到的,小卡拉听到之后一下子记住了。但或许小卡拉连那句话的真正含义都不知道,她就那样说出来了。

   园长被小卡拉的这番言论吓得不轻。一个本来那么单纯可爱的小女孩,怎么会突然那么讨厌某个人,怎么会突然说出涉及成人色情的话呢?于是,园长猜测,小卡拉的这副表现,极有可能是遭到了卢卡斯的性侵犯。

   而我作为观众最愤怒的一幕,是幼儿园的老师们聚在一起的一个讨论会。园长说,卢卡斯经常一个人带小卡拉来上幼儿园,他也经常和其他孩子独处,而且其他孩子的家长也都汇报说小朋友们有做相关噩梦的经历。于是,老师们就这样轻易地达成了共识,认为卢卡斯有实施性侵犯的机会,并且,受侵犯的还不止小卡拉一个人。哔哩哔哩上有一句弹幕吐槽我觉得恰如其分——小孩子只是撒了个谎,大人们就把整个犯罪情节都脑补出来了。

   这部电影看得我冷汗直冒,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去拿捏真相。什么是真相,我们有没有办法获得真相,是什么挡在了我们与真相之间。

   我们的脑子有一大爱好,它喜欢抄近路,喜欢用已知去投射未知,喜欢对未知作出预测。要说好处的话,套用模板和经验能节省很多精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我们探索未知的危险性。人类社会稳定发展到今天,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我们对于知识技能的积累和遵守。但有的时候,超近路会导致我们陷入一个怪圈,我们变得懒于追求真相,仅仅满足于某个解释性较高的观点,止步于某个能自圆其说的故事。

  比如说电影里那个幼儿园园长。仅仅靠一些捕风捉影的事实,就轻易地得出了结论,是一则非常不严谨的归纳推理。事实上,我认为她从一开始的潜意识就认定了卢卡斯是性侵幼女的变态,而从没有考虑过其他任何的可能性。于是她带上这副有色眼镜,去找那些能支持这个想法的论点,越找越觉得自己是对的,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大脑所编写的剧本里。至于小镇上的其他居民呢?更省事儿了,身处群体之中,跟着大方向站队,准没错。或许也有一两个人会犹豫:看卢卡斯平时的样子,不像是做出这种事的人呀!但是,这种不够坚定的疑虑,以一句“知人知面不知心”又或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能打消掉。毕竟,我们的脑子懒呀,不喜欢自己做调查,喜欢等现成的判断。

   believing is seeing.翻译成中文就是:你相信什么,就看到什么。看完电影我又想起这段话。卢卡斯牵着小女孩上幼儿园,同样一个动作,你如果相信卢卡斯是清白的,你看到的就是一个心地善良关心孩子的幼儿园男老师;你如果相信他是有罪的,你看到的就是一个伺机下手笑里藏刀的中年变态大叔。

   那么,到底是什么挡在了我们和真相之间呢?不管外界有多少阻挠,最大的障碍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在《狩猎》这部电影中,真相最危险的敌人,恰恰是小镇居民的震惊,愤怒和正义感。震惊和愤怒催生出某种狂热,让人抛却理性,无法进行冷静的思考。而正义感更是让小镇居民把事件简化成施暴者和受害者的二元对立,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希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在警方介入之前他们便开始了粗野的道德审判。就如同德国学者赖德尔在他那本《死刑文化史》里提出的观点一样:要求死刑的呼声不是来自追求正义的愿望,而是来自要求发泄的冲动的深层心理。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往往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但这个世界上的真相,却无一例外地比这种“是非对错的二选一”要复杂得多。就像电车难题的连环拷问一样。你会发现,自己曾经深信不疑的道德准则马上就溃不成军,自己所引以为傲的正义感实际上和正义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我们在学习接受教育甚至做出某个重大决策时,都难免有过这种挫败感,那种心情就像是:无论我们选什么都是错的。

   直到我在一本书的扉页看到“这些讨论最终不会得出一个结果,也不能明确告诉你孰是孰非。但当你日后生活或是迈向工作岗位时,如果因为想起这些讨论而有任何的犹疑与顾虑,那便已经称得上是良心。”

   没错,我们是有一颗爱抄近路的大脑,一颗‘相信什么就看见什么’的大脑,一颗选择了蒙蔽自己的大脑,但那是在不加干预的情况下。所以,进行干预的第一步,就是要认识自己的缺陷、认识到自己无法客观,才有机会掀开那片障目之叶,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因为,这个坚持的过程,就是人类意志和理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