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记第十一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潘殊闲教授

作者:学生通讯员 郭礼英 蒋玥芬来源:西华大学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5-12-03浏览次数:2077

【人物名片】
  潘殊闲: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蜀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中国元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目、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多项,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优秀科研成果奖等荣誉多项。
  
  领导眼中的他,荣辱不惊,心如止水,淡泊名利;同事眼中的他,阅历丰富,思维敏捷,做事干练;学生眼中的他,温文儒雅,文质彬彬,可爱可敬。他,就是我校人文学院副院长、第十一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潘殊闲教授。
践行校训   十年积淀
  “今年刚好是我到西华的第十个年头,我博士毕业就来到了这里,是西华给了我成长的平台。这十年,我以校训作为座右铭,砥砺自己,力争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回报学校。”潘教授说话柔声细语,不疾不徐,加上一副框架眼镜和灰麻色衣服,面容和善,文人雅士的形象扑面而来。
  “‘求是’即是追求真理,作为老师要在自己的学科与专业、学术与学问上追求最佳境界,不断超越自我;‘明德’即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品德,这是做教师的基本原则;‘求是’和‘明德’的结果就是‘卓越’……”这是潘教授对西华校训的理解,也是他砥砺自己的座右铭。
  事在人为,是他的人生信条;不可侥幸、脚踏实地是他的行动圭臬。践行“求是、明德、卓越”,做到蓄势而发,砥砺前行。“做人做事要对自己要有高标准、严要求。特别是作为一个普通地方院校的老师,更应当志存高远,切不可妄自菲薄,要有不服输、敢于亮剑的勇气和决心,只有脚踏实地地苦练内功,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潘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分享了他的成功“秘笈”。
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平台固然重要,但绝非成功的唯一要素;荣誉,别人不会轻易给你,最终要靠自己努力拼搏。”正是因为有像潘教授这样一批活跃在学术前沿的西华人,才让曾经文科基础薄弱的西华大学如今成为了“省内文史界的一方诸侯”。
  “作为一所以工科见长的学校,人文社科与老牌重点综合性大学比起来无论资源还是平台都有差距,但是这并不妨害有我们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就需要坚持学校强调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潘教授带领他的团队主动服务地方,研究的项目“很接地气”,比如将散见于各地的文献进行汇聚编撰、为很多地方做地方志旧志整理、做四川名人深入研究等,先后完成了《〈清·嘉庆新都县志〉点校整理重印本》、《〈清·乾隆新繁县志〉点校整理重印本》、《眉山三苏产生的历史背景》、《都江堰文献集成》等项目。
  “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潘教授带领团队经常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省内外学术交流和活动,既打开自己的学术视野,了解学科学术研究前沿,又广交朋友,宣传学校。他的学术研究不仅得到学界的认可,也得到社会的认可。今年4月,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与香港卫视合作开办的综合类专题节目《西望成都》之“成都诗意的栖居”,他作为特约专家讲授了杜甫对成都的影响,在海内外收到了很好的反响。此外,潘教授还被邀请参与了成都市重点文化工程“杜甫千诗碑工程”的论证研究。
  如今,学校依托“蜀学研究中心”和“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 这两个平台,团结了省内外甚至海内外的一大批学者在西华大学这个平台下,出版的《蜀学》和《地方文化研究辑刊》这两本刊物已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在学界和社会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对于种种荣誉与认可,潘教授淡然地说:“没有前人奠定的基础,没有学校提供的平台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我不可能有今天。我只是个践行者,如同牛顿一样,只是站在了巨人肩膀上。我要感谢学校,感谢我的团队成员,感谢所有关心西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朋友们!”
  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不刻意追求,只要努力耕耘,就会有收获。正如: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责 编:王蜀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