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废墟上的亮丽“风光”

——记大学生村官、彭州市通济镇花溪村支部书记廖风光

作者:张雪萍 陈召平来源:发布时间:2011-04-01浏览次数:1206

   面对地震,他临危不乱,从容指挥,组织搜救被困群众、组织群众转移、搭建临时住所、安置群众,他的冷静面对和有序组织让群众找到了主心骨。
  他带领全村2387名党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搭建安置房,成立治安巡逻队、卫生防疫队、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搭建花溪村帐篷小学,仅一个月时间,花溪村就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崭新面貌。
  他的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温家宝总理于5月22日来到花溪村视察工作,对花溪村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勉励他把花溪村建设成为一个亮点,向其它灾区推广。
  地震二十多天后,他主动向上级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任党支部书记,仅三天时间,曾经的一片废墟就变成了一块平地;仅一周的时间,全村大部分群众已经得到安置,群众对他这位新书记赞声不绝。
  他,就是毕业于西华大学的大学生村官、彭州市通济镇花溪村支部书记廖风光。
                                                勤奋学习  品学兼优
  廖风光来自四川蓬溪农村,他个子不高,却心胸宽广;皮肤很黑,却精神抖擞;眼睛不大,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廖风光2006年毕业于西华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大学期间,他是班上的团支书,有一次班上评奖学金,还有一次补助贫困大学生,由于名额有限,他都在同等条件下主动让出名额,同学们对他交口称赞。“他工作能力强,处事大公无私,学习也很勤奋,在他的带动下,整个班集体班风正,学习气氛浓,班上同学也非常喜欢他。”班主任老师谭建英一谈起廖风光就赞不绝口。廖风光所在的班集体曾先后获得“优秀团支部”、“优秀班集体”等荣誉。
  大学期间,廖风光在学习之余,还注重从多方面锻炼自己的能力。他先后参加美术协会、学生记者团,并任记者团团长。他工作积极认真,做出了很好的成绩。
  毕业后,廖风光积极参加大学生就业西部计划并分配到彭州市通济镇羊叉村任党支部副书记,一年后他当选彭州市通济镇花溪村党支部书记。
                                                          临危不乱 从容指挥
  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花溪村的宁静,当时廖风光正在地处山区2组的黎久才家做林权改革摸底调查。
  忽然一阵剧烈的晃动,四周的桌椅板凳和家具开始“乒乒、乓乓”地响起来。很多人都以为是矿山放炮引起的,没有重视。“地震!快跑!”廖风光一声令下,所有的人刚跑出来,“轰”的一声房屋就倒了下来。地震越来越厉害,周围的房屋一片一片地倒塌,山体开始滑坡,树木成片倒下,特别是对面的“白岩山”像发疯一样垮塌,扬起一片浓厚的灰尘。为了安全,廖风光让所有人走到空旷的地里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圈。
  地震停止后,廖风光马上和上级领导联系,但由于所有的通讯信号中断,与外界完全联系不上,于是他马上组织青壮劳动力搜救被困群众。旧房料上钉子多,他的手被钉子多处扎伤,钱包也掉了,为了救人,廖风光全然不顾。
  因为不知道后面的余震有多大,廖风光便组织群众转移、送受伤群众到医院接受治疗。并安排其他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党员到每个村民小组组织群众转移、组织搭建临时住所、寻找水源和食物等工作。到下午六点,大部分的群众已经转移出去,还有少数人担心家里的东西不愿意转移。廖风光把这部分人组织在一起,安置在安全的地方。刚开始群众都很恐慌,看到廖风光有序地组织后,开始逐渐稳定下来,他们都说:“有廖书记在,我们放心!”晚上下起了倾盆大雨,廖风光把老人和孩子安排在棚子的最中间,煮好的稀饭也让他们先吃,再组织人员到各个点去了解灾情,一切工作都有序地开展起来。
                                                踏实肯干 总理肯定
  5月13日,全村群众大部分转移到彭州市,留在家里的转移到安全地方临时得到安置。廖风光到通济镇政府向相关领导汇报灾情和领取、分发救灾物资,并告诫村民一定不能乱,不能到外面去哄抢物资,要优先照顾老弱病残弱势群众。
  5月14日,全国各地救灾物资陆续到达通济镇,外出避难的群众也相继返乡。廖风光马上组织村干部和生产队长开会,要求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生产队长牵头,组织群众寻找安全地点搭建临时安置点,抢救被埋财产。
  5月16日,花溪村大部分群众已经得到临时安置,廖风光再次组织老干部、党员、生产队长开会,对村上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联系本村企业赞助挖掘机、装载机,在村委会对面平整一块长500米、宽50米的河滩地用于搭建过度安置房;成立治安巡逻队,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立卫生防疫队,对全村集中安置点、厕所、公路、厨房进行消毒;成立党员突击队,带领群众生产自救;成立青年突击队,帮助全村的老弱病残群众抢救物资、栽种农作物。一时间,全村总动员,施工现场、田间地头到处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
  5月18日,花溪村抗震救灾指挥部正式成立,场地的平整也进入收尾阶段,各级领导视察后对花溪村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给予了大力支持。为了不耽误小学生的学习,花溪村帐篷小学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成立,自来水管也接到集中安置点,保证了群众的生活用水。
  廖风光的家乡四川省遂宁市在地震中也遭受灾难,16号他终于和家里取得联系,才得知家里的房屋也成了危房。为了花溪村的灾后重建工作,廖风光含着眼泪告诉父母,原谅他的不孝,请父母保重身体。
  5月22日,温家宝总理到彭州视察灾情,来到了重灾区通济镇花溪村视察灾民安置情况并慰问灾民。看到花溪村井然有序的安置规划和场景,温总理给予了较高评价。他勉励廖风光带领花溪人民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要求各级部门一定要给予花溪村大力支持,把花溪村建设成为一个灾后重建的示范点,向其它灾区推广。温总理的到来给花溪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由济南军区、江西省建设厅、龙泉建设局共同援建花溪村1050套活动板房项目立即着手实施。
  6月1日,科技部领导来花溪村视察工作,决定把花溪村打造成为一个新型经济社区,由四川省科技厅牵头负责。科技厅领导组织专家、龙头企业经过对花溪村为期四天的考察后,决定在花溪村建立优质核桃基地、科技博览园、优质食用菌基地和优质獭兔基地,花溪村的灾后重建走上科学重建、优质发展的道路。
                                          主动请命  迎接挑战
  彭州市通济镇大坪村地处山区,受灾严重,直到2008年6月群众还没有得到基本安置,干群关系紧张。廖风光主动请命,并经通济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被派到大坪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6月7日,廖风光来到大坪村,了解到村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后,他立即召开全体党员、生产队长会议,商议群众的安置问题。经多数代表同意,决定把处在危险地方的群众临时安置在村委会旁边。廖风光马上请示领导、联系机具、组织人员,仅三天时间,曾经的一片废墟就变成了一块平地。到6月14日,仅一周的时间,全村大部分群众已经得到妥善安置。群众对这位新来的书记赞声不绝。
  大坪村经济基础薄弱,廖风光联系母校西华大学为大坪村捐赠现金10000元、彭州市城市管理局支持现金10000元,四川伟意养殖有限公司捐赠现金6290元,电子科技大学捐赠50000元,这笔钱主要用于村上修路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
  在大坪村工作期间,花溪村的村民没有忘记这位曾经为了他们生存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书记,“我来到大坪村后,不少花溪村的村民都来看望、慰问我,还给我送来了3面锦旗,令我非常感动”。
  在廖风光的努力下,大坪村帐篷暑期学校于2008年6月30日开始上课;175户自建房在7月10日前全部通过验收,108户活动板房于7月29日顺利入住,大坪村过渡安置工作全面完成;大坪村新修公路5公里,整修公路6公里,村级主路全线贯通,7个组的支路已修通,4个组的支路在继续修建中;与北京地球村联手打造“绿色大坪、生态大坪、和谐大坪”的生态小区,邀请一批顶级的生态建筑专家设计,该项目已经初步和北京地球村达成协议并于2008年8月底动工修建;大坪村村民绣制的一批手工艺品于2008年8月3日空运到北京,亮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送给各个国家的代表和奥运冠军。
  2008年8月,彭州市委、市政府对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重灾镇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进行表彰并直接转为事业编制,廖风光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2008年11月,由于大坪村的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经通济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廖风光被调到通济镇政府协助领导抓产业发展工作。
                                                    临危受命  再回花溪
  2009年7月,花溪村钱家大院、李家烧房、易家大院三个统规自建安置点出现质量争议,并且导致其它点位不能正常开工,群众怨声不断,出现多人到上级政府集体上访。此事引起彭州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派10个工作组到花溪村明察暗访,调查原因。花溪村多数村民向工作组及通济镇党委、政府请命,要求廖风光回到花溪村再次担任党支部书记、主持花溪村工作。
  回到花溪村后,经过深入了解,廖风光联系彭州市建设局和设计院专家对三个自建点的房屋进行逐户质量检查,凡有质量问题的对施工方提出书面整改方案并限期整改,同时要求施工方对有质量问题的建房户进行经济补偿。经过两个月的努力,花溪村统规自建房全部整改完毕。
  为了促使其它点位如期正常开工,廖风光和其他村干部分别深入到各个村民小组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进行选址,再邀请地质专家作地质安全检查,而后对施工方按照群众要求进行招标比选,并在村民中选出质量安全督查员。到2009年12月底,花溪村15个统规自建点、1个统规统建点全部开工。截止2010年5月,花溪村灾后重建房主体基本完工,部分点位已达到入住条件。
  廖风光先后被评为成都市和彭州市“优秀大学生志愿者”。由于表现突出,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成都电视台、成都商报、彭州电视台、今日彭州等媒体相继对他作了采访报道。
  作为80后大学生村官,廖风光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追求,把富民强村作为首要任务,他塌实、诚信、能吃苦、有责任心、敢担当,他以顽强的精神克服困难,以坚韧的意志扎根基层,以过硬的作风取信于民。在大灾面前,他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份又一份合格答卷。
  廖风光,他是地震废墟上的亮丽“风光”!


责 编:王蜀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