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晚报》整版报道西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作者:张雪萍来源: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4-05-20浏览次数:89

《成都晚报》5月19日第34版以“从16亿元到75亿元 科学改造郫县豆瓣产业链”为题整版报道了我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情况,全文如下:

从16亿元到75亿元
科学改造郫县豆瓣产业链

  说起成都郫县豆瓣,许多人都会想起它那回味香醇的香辣味,它不仅是川菜必不可少的特征性调味品,更是成都面向全国及世界的一张独特的名片。然而,究竟是什么让它从一种传统的作料,变成了一座城市醒目的符号?它的发展技术又从何而来?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系教授车振明分享了他10年来改善郫县豆瓣品质的故事。
科学改良 食品安全超越国标
  2004年,为改良郫县豆瓣的生产工艺,提高品质,受郫县科技局邀请,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系教授车振明与他的科研团队,参观了郫县当地的豆瓣生产线。车振明说,生产线上几乎看不到机器加工的痕迹,当时的豆瓣基本全是手工制作的,卫生环境很差,用当年郫县人的话来讲,叫“能吃不能看”,“当时郫县100多家企业生产豆瓣,一年的产值仅16.3亿元,这个数据让我替这个极具成都特色的食品捏了一把汗。”
  “我们列出了郫县豆瓣生产的10多个关键问题,并向省、市的科技部门申请支持,成立了专门的研究课题和郫县豆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花了10年的时间,对郫县豆瓣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改良,提高了它的保鲜期、香味和食品安全质量。”车振明说。
  此外,还完成了郫县豆瓣食品安全与风险监控技术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郫县豆瓣的黄曲霉毒素超标等安全问题。“现在黄曲霉毒素的指标在1以下,比国标还要好。”
不到十年 企业产值翻了近5倍
  车振明告诉记者,在10年的科研过程中,最难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如何改变生产线工作人员对现代化技术的理解与应用,“他们接受了几十年的传统手艺,一下子让他们改变,光靠说是不够的,要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
  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和应用,近年来,车振明带领的西华大学科研团队关于郫县豆瓣研究,共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两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县级科技进步奖11项,不仅提高了产品和食品安全质量更将生产周期缩短了1/3,当地的企业产值从2004年的16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75亿元,带动了相关从业人员30万人,“现在,郫县豆瓣不仅是成都的特色,其生产线已经变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旅游风景线,成为成都文化、特色走向世界的名片,它的改变不仅让几百年来的传统作料得以发扬,也让当地的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汽车能源油改气 成都水平名列前茅

  近年来,无论是新二环快速公交还是18米大肚公交,清洁的能源,宽敞的内部都让许多省外的人赞叹成都公交的飞速发展,然而,如今成都街头随处可见的天然气汽车,在16年前那个车辆油改气的时代,却花了不少的功夫。
清洁汽车 动力能源油改气
  据西华大学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黄海波介绍,当时汽车生产技术及油品的质量不如现在好,排量大,那时,国家提倡“清洁汽车行动计划”,如果能把油换成天然气,那排放出的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就能降低80%以上。此外,就价格而言,天然气的推广不仅能节省石油资源,降低使用成本,还能减少排放,对环境保护也有很大的作用,用天然气都要划算得多。
  “1998年,天然气汽车改造才刚起步,许多人都不懂得其中的原理和益处,于是我们先购买了先进的改造设备,并编写了全国首本天然气汽车改造教材《压缩天然气改造与维修》,向有关厂家及天然气汽车使用者、管理者普及,为天然气汽车的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夜以继日 将想法转换成方法
  车辆背上了装有20兆帕高压天然气的气瓶,要混合着空气进入发动机内燃烧,必须转化成跟大气差不多的压强。据西华大学汽车交通实验中心主任的王永忠介绍,这需要研制符合条件的解压阀和混合器。老教授们为此画了上百张图纸,经常凌晨才休息,还要计算混合的均匀程度。
  由于当时加气站的不足,西华大学开始为修建加气站出谋划策。黄海波说,当时成都车辆保有量不多,道路条件也有限,因此加气站的数量是个问题,“我们开发了一个软件,可以把成都地图放上去,看哪里有居民区、医院、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计算当时的道路情况,评估建站是否合适。”成都第一批建在二环路和三环路间的30多个加气站,都有西华大学的建议参与。
  据了解,全国共有10个城市第一批探索推广汽车使用天然气,成都的水平名列前茅。(成都晚报记者 曹璐)
西华大学
  影响力

  研究团队关于郫县豆瓣研究,共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等,使得当地企业产值从2004年的16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75亿元,带动了相关从业人员30万人。
科技成果展播
  丘陵区山地用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可用于四川及西南广大丘陵区山地的水稻收割,割机的空间机构创新设计、机液复合传动系统设计两项技术国内领先。
  发明水蒸发式汽车驻车时通风及降温系统技术。解决了汽车在驻车时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高温天气下驻车车内温度过高等问题。
  研发泵的CAD/ CAPP/CAM集成制造系统。完成了离心泵的CAD、CAPP、CAM三个模块软件的编制,同时建立了泵内三元粘性流动及泵性能的结构数据库、配套电机数据库。

责任编辑:翟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