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加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暨心理学与一带一路国际论坛

作者:刘雪梅来源:经济学院发布时间:2016-10-17浏览次数:1856

1014日至16日,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暨心理学与一带一路国际论坛在西安举行。大会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国际心理科学联盟(IUPsyS)副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张厚粲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莫雷教授等出席会议。国际心理科学联盟(IUPsyS)主席Saths Cooper,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院张侃等分别作报告。我校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组成员吴薇莉教授、胡冬梅副教授、刘雪梅老师应邀参会并就团队研究成果——“四川省社会工作现状调研结果对社区心理学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使命与机遇的思考”作专题报告。据悉,本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暨国际论坛拟交流学术论文1179篇,其中包括6个大会重点报告,9场研究生论坛,86场分组口头报告,3场展贴报告,37场专题报告。

   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是四川省社科联为推进四川省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培育和支持省级优秀的社会科学研究群体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团队打造工作,2015年全省共获批20个团队,西华大学首次组织申报并获得一个团队立项——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团队由校党委书记边慧敏教授担任负责人,团队成员涵盖学校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骨干教师十余人。  

   我校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自立项以来,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校内各部门的支持下,在四川省范围内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团队通过结构化和半结构化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成都市三圈层及7个地级市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川西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的民政部门以及各类社工机构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进行了科学抽样和实地调研,针对当前四川省社会工作领域及社工机构中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在本次“心理学与一带一路国际论坛”成果汇报中,我校团队从问题提出、研究设计、研究结论、思考与讨论四个方面出发,对四川省社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与思考,并从其社会认同度、机构与机制、社工机构及人才、理念顶层设计和财政保障四个研究方向入手,得出四川省社工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低、社区社会工作认可度低等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本次论坛的举办,搭建了我校科研团队与国内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使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研究与服务社会的能力充分彰显。此次学术会议暨国际论坛为我省尤其是我校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平台和交流机会,对于促进我校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专题报告现场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