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依托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平台,有效整合校内资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工作,10月14日上午,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举行了2016年学术研讨及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交流会。学院党委书记刘曙光,学院院长、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万远英,学院副院长、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小明,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尹德志,以及校内特邀和中心带课题研究人员封德平、张邦铺、张冲、王雪峤、杨明华、石婷等老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15级、2016级研究生4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郑小明主持。郑小明介绍了召开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会议主题,简要总结了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建设和研究情况。本次研究会的主题是讨论交流乡风文明建设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结合中心课题研究情况开展交流学习,为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申报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万远英教授结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论述,阐述了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和研究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四川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的现状;从多方面与大家分享了科学研究和课题申报资料查阅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强调研究人员要有效整合、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希望大家适时关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做到持之以恒,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交流发言中,郑小明围绕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问题,立足于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国情,结合中国历史,从乡村建设运动、实业、教育三个角度来理清乡风文明建设的脉络,提出做研究一定要深入到农村、基层做实地调查。张邦铺副教授就如何申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他表示在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申报方面要做到选题不能大而空,必须选择有特色的切入点,最好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可以多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问题;要将乡村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尹德志教授从乡风文明建设研究的四个维度,分析了如何开展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重点提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要注重与乡村旅游开发研究的结合。与会成员封德平、王雪峤、张冲、杨明华、石婷等老师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或研究领域竞相发言交流。大家各抒己见,阐述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研究的独到见解,分享在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交流研究中的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研讨,与会者达到了交流思想、探讨学术的目的,有利于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有利于结合学科特点和优势找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申报的切入点。研究生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研讨会也有利于研究生结合本学科特点和优势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