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下午,我校在行政楼212会议室召开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总结座谈交流会。校党委书记边慧敏、副校长朱晋蜀出席会议并讲话,教务处、人事处、校工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所有学科型学院、凤凰学院及应用技术学院主要负责人,获奖教师,青年教师代表等参加了会议。总结交流会由朱晋蜀副校长主持。
总结交流会会场
在今年举行的四川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我校人文学院唐丹教师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组一等奖并代表四川参加国赛,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王亦恩教师获得自然科学应用学科组二等奖,理学院吉驭嫔教师获得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组三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全国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唐丹老师不负众望,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文科组一等奖。
边书记代表学校向努力拼搏、勇于争先的获奖教师表示祝贺,对各职能部门、各学院、指导团队、参赛教师为教学竞赛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她指出,此次获奖对学校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对我校多年以来重视教学工作和取得的历史性突破给予极大的肯定,对全校广大教师给予敢于挑战的极大信心,而且也对我校广大青年教师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推动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希望广大青年教师牢记教书育人的责任,不忘初心、潜心育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技能。边书记表示,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要以此为契机,总结经验,形成一套良好的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新机制和新模式,通过不断打磨与精心准备,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将在全省、全国教学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当前,学校正在积极筹备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中心将着重于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最终实现教师个人与学校发展的双赢。
边书记讲话
座谈会上,三位获奖教师纷纷发言,畅谈此次参赛的感受与收获。她们从赛制谈到赛前准备、从比赛过程谈到赛后体会,有付出、有收获,更有感恩与展望。大家认为,相对于最终结果而言,更重要的是准备和参与比赛的过程,在参赛过程中认识了更多优秀的老师,使自己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也为今后的教学生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据悉,省赛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在此基础上遴选3名选手,分别参加文、理、工科组别的决赛。在决赛阶段,每位老师需选择一门不少于2学分的参赛课程,并提供教学大纲。在报名前,需要完成参赛课程2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和与之相对应20个教学节段的PPT,比赛前一天抽签决定参赛顺序,比赛当天提前一小时随机抽取本人参赛教学节段。课堂教学竞赛结束后,还需在45分钟时间内就本人参赛的教学节段进行教学反思。因此,在准备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就成了常态。一环紧扣一环,每一个环节都是对参赛老师教学素养和身体素质的极大考验。
唐丹教师在发言中对校领导的重视与关心,教务处、校工会等职能部门和学院领导与师生在此次比赛中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深深地感谢。她谈到,从省赛到国赛,能够获得这个奖,绝非一个人的功劳,自己自始至终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有老师与同学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自己。“这次比赛既是对我教学工作的检验,也是对自我的一次突破。没有走到最后一步,你永远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惊喜,因为汗水不会骗人!”唐老师以自己的切身经历鼓励年轻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通过比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发言中,唐老师希望学校能为有热情、有情怀、有能力的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平台支持,让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绩。
唐丹老师发言
王亦恩老师在发言中表示,“最想表达的还是感谢与感动,感谢学校与学院领导及老师们对自己参加比赛给予的帮助。此次比赛自己付出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收获了感动……”她谈到,自己十分热爱教学,珍惜站在讲台上的每一分钟,并对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备课过程、改作业等情况作了分享。
王亦恩老师发言
吉驭嫔老师交流发言中对给予帮助的领导及老师表达了感谢。她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与感受。她认为,教书育人是每一名教师的天职,要上好课,首先必须要热爱教学,其次在备课中要舍得下功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通过鲜活生动的案例和语言表达,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更具有吸引力,第三是要进行教学反思,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
吉驭嫔老师发言
教务处处长马力,校工会常务副主席王代言,人文学院院长谢应光,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刘保县,理学院院长冯灏,教务处副处长蒋珍菊分别作了发言。大家认为,此次获奖,既是参赛教师艰辛付出的结果,也是学校、学院、相关部门和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为教师搞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好服务,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作为学院,将会加大对教学的支持力度,打造更多的精品课程,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与交流的历练平台,也希望青年教师要提振信心,抓住机会,敢于尝试,敢于拼搏。
朱晋蜀副校长作了总结讲话,对参赛教师取得佳绩表示祝贺,对相关单位为本次比赛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此次获奖得益于学校更加重视教学,更加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集体力量的结晶,更是我校本科教学的一大重要突破,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标志。学校将通过教师培养新机制和教学比赛的示范带动作用,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展现出更多更优质的课堂。
朱晋蜀副校长作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