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2016年省级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准备工作,9月7日下午3点,学校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组织了教学成果奖申报辅导报告会。四川旅游学院副院长、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毛洪涛教授应学校邀请作了辅导报告。校党委书记边慧敏等校领导、教务处负责人、各学院教学院长和进入暑期中期检查的25个教学成果奖申报项目负责人、项目主要成员听取了报告。副校长朱晋蜀主持报告会。
辅导报告会场
毛洪涛教授作了题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及申报要点分析”的精彩报告。毛教授首先介绍了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历史沿革和基本情况。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1989年首次设立,每四年举办一届。2014年,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扩展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三个大类。
辅导报告中,毛教授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获奖成果进行分析和比较,从成果奖评选要求分析、成果奖评审指标分析、获奖情况分析、成果奖关注的热点、教学成果培育与申报的注意事项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及申报工作,分享了他自己申报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体会,并以自己所获得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立本开新,强化特色,持续推进经济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五大改革》的申报为例,详细解读了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的撰写要求及注意事项。
毛洪涛教授作辅导报告
毛教授还就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及申报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建议,在撰写申报材料时,要确立成果研究方向及适当的成果名称,成果简介一定要简明扼要;要体现教学理念创新,成果支撑的形式尽量多种多样,对成果要进行总结提炼,突出特色等等。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听了毛教授的辅导报告,收获良多,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结合了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无论是对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还是对今后的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教学成果奖是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是反映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学校十分重视优秀教学成果的培育和申报工作,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内涵建设、工程专业认证、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成果。为冲击高级别奖项,今年暑假期间,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和各教学单位,进一步加强对教学成果的整合与凝炼,并进行了项目中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