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读书乐》赏析(上)

作者:母希清来源: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0-04-02浏览次数:6015

    春夏交替,风暖人间草木香。在这个时节,花草树木都进入了少年时期,明丽、青翠、精神抖擞。在这美好的季节,夜读宋末元初教育家、诗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有些感悟,一起分享吧。

    宋末元初教育家、诗人翁森,在南宋亡后立志不仕,隐居教授,坚持以儒术教化乡人,心态平和,胸无尘杂,他的《四时读书乐》是一首以读书为题的组诗,分春、夏、秋、冬四篇。在作者的笔下,春天 “山光拂槛水绕廊”,夏天 “修竹压檐桑四围”,秋天 “昨夜前庭叶有声”,冬天“木落水尽千岩枯”;春有好鸟落花,夏有鸣蝉萤火,秋有落叶寒蛩,冬有白雪红梅;春季明媚,夏季热烈,秋季萧瑟,冬季冷寂。在作者看来,不同季节读书有不同的乐趣和兴味,读书是快乐的,书中的岁月是美好的,“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 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清风秋有月。全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理中融景,景中融理,画面立体,情趣高雅,书香浓郁,读书的境界被歌咏得淋漓尽致。

  

《四时读书乐》之春篇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赏析

    诗的一、二句:阳光照着堂外的栏杆,流水绕着长廊流过,求雨归来的人们在回家的路上浴着春风,嗅着花香,一边走一边吟诵着诗歌。

    作者笔下的春景生机盎然,笔下的人物意气风发。这情景与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何其相似。“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读者读之有蕙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让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诗的三、四句:栖在枝头的鸟儿,那是伴我读书的朋友;落花飘零水上,那是美妙的文章。

作者的语言如春天般的明快。在他的笔下,“好鸟相鸣,嘤嘤成韵”。鸟儿不是扰人清梦的讨厌者被赶走(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而是伴我读书的好朋友。面对流水落花,没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沉痛、“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闲愁,反而觉得落花飘落水上是自然天成的妙文。比喻和比拟综合运用,新颖奇特,真是“妙手偶得之”。

诗的五、六句:不要浪费美好时光,人生只有读书是最好的。

    作者勉励人们勤奋读书,没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诱导,没有功名利禄的引导,而以春景的美好劝导人们珍惜时间,莫负春光,读书不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读书吧,我的朋友!

诗的七、八句: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好比绿草长到窗前而不剪除,放眼望去,窗前一片绿荫,花香伴着书香,真真让人陶醉。

    读书的乐趣看不见,摸不着,作者用通感的修辞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用春天的景物设喻,和写景融为一体,突出了春天读书乐。对主人来说,可以得到一片绿荫,享受无穷乐趣。对青草来说,可以在春光里自由生长,“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可以尽情绽放青春。对读书人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呢?通过读书,积蓄力量,摆脱平庸,纵是青草,也要遍布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