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晗:我用镜头记录了西华最美的样子

作者:庄潇来源:新闻网发布时间:2019-06-14浏览次数:981

   在风景秀丽的西华校园,时不时就有精美的“大片”火遍西华人的朋友圈,这些西华“靓照”全部来自于他的镜头——卿晗,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9届毕业生。他是一个摄影爱好者,也是一名普通的西华人,但每一个普通的西华人,都默默地创造着自己的不平凡……

   卿晗,人文学院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曾任校新媒体运营中心视觉与美术工作室总监、校记者团骨干记者、院刊《问渠》创刊主编、院学生会副主席。公开发表论文1篇,参研国家级、省级课题各1项。在校级及以上媒体平台发表通讯、散文、诗歌10余万字,拍摄各类校园活动及校园风光照片近万张。拟出版摄影作品集《拾色西华》。


   看过卿晗拍的许多照片却没了解过他是个怎么样的人。现在,跟着西西一起走进卿晗的大学四年。

恩师相助,走出迷茫

   将时间轴拨到四年之前,卿晗还是一个让辅导员头疼的“后进生”。刚进入大学,他对于自己的未来,丝毫没有规划,逃课睡懒觉更是日常。时任其辅导员的秦婷多次找他谈话,但一开始卿晗并没有将秦婷的提醒放在心上,直至他发现大一上期有三门课程不及格。大一下学期刚开学的一个下午,秦婷郑重地与卿晗谈了很久。秦婷说话语气总是很柔和,使交谈的气氛十分融洽,让卿晗逐渐打开了心扉。在谈话的末尾,卿晗小心翼翼地说,他想办一份报纸,但不知道能不能办成。秦婷的回答让他有了动力,她说:“你先放手做,后面的事,我会支持你。”此后,卿晗与秦婷拉近了距离,在与秦婷交流的过程中,卿晗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的节奏。

   有了办报的想法后,卿晗马上行动起来,他组建起了编辑部,并将报纸定名为《问渠》,积极联系学院老师,寻求专业的指导。为了保证报纸的质量,卿晗和他的小伙伴还自费交予专业印刷厂印刷。短短一个月,2016年5月25日,《问渠》的创刊号“出生”了。那一天,卿晗和同学顶着大太阳骑着单车从高新西区将五百多份报纸背回学校。当报纸送到老师办公室、学生宿舍里的时候,卿晗和他的伙伴们有种说不出的自豪。《问渠》出到第三期,在学院的支持下,《问渠》从一个自办刊物变成了人文学院院刊,办报经费也有了着落。

   与此同时,卿晗对学习也上心了许多,他说:“那一学期的古文课,讲汉魏六朝,我从未缺席。上课时,我习惯坐在第一排靠窗的位置,一个人记笔记。正因如此,汉魏六朝文学史,我用功最多,也学得最好。课余,我还看了相关方面的专著,作为补充。这些书看了,自会有收获,王老师就鼓励我到办公室跟他谈心得体会,并逐渐深入,指出我下一阶段该看什么书。”卿晗口中的“王老师”,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文学课的任课老师王燕飞。

   在大一下期写作以《孔雀东南飞》为主题的课程论文时,卿晗突发奇想将文学和历史结合起来,考察汉代的婚姻制度与习俗,王燕飞十分支持他的想法,手把手教卿晗如何找文献、如何筛选材料、如何布置文章结构。卿晗的论文完成后,王燕飞给予很高评价,并拿给办公室老师传阅。这让卿晗在学习上找到了自信,也发掘出了学习的乐趣。

   在老师们的帮助下,那个有些颓废的“傻孩子”很快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走出迷茫,勇敢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拾色西华,献给青春

   卿晗十九岁生日的时候,他的室友张越将自己的佳能600D单反送给了他。卿晗沉浸在这贵重礼物的喜悦中,但他还不知道,这台相机对他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卿晗一直觉得西华园很美,自从有了相机以后,卿晗就经常拿着它拍些校园里的花花草草。2017年春,卿晗加入西华大学新媒体运营中心。因为他有单反相机,也有些天分,在机缘巧合之下,本该在微信工作室的他被调入了视觉与美术工作室,并被推选为工作室总监。

   2017年秋的某一天,视美工作室配合微信工作室在校园内拍摄校园秋景。卿晗和同学走在附小和四教之间那条栽满银杏的小路上,看着金色的树叶从空中飘落,忽然说:“你不觉得吗?其实我们的学校是很好看的。”那天,他们在校园里绕了好几圈,第一次认认真真用镜头记录下西华园。就在这一天,卿晗告诉自己:“还有近两年时间,一定要用自己的镜头记录这所校园的春夏秋冬,记录这所校园每一帧让人难忘的画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我离开时带走一份属于我的记忆。”

   说干就干,因为一座美丽的校园,因为一群可爱的人,卿晗对摄影的热情越来越高,600D也逐渐被淘汰,他的手中有了更好的器材。“我听过一句话,好的摄影师,可以把身边五百米内的事物也拍得很美。我想成为这样的摄影师。”卿晗说,“实际上我心里明白,西华校园很大,可也就是这么大,怎么把同一个事物拍出美来?就需要不同的角度,或者同一个角度的不同时刻。”为了这同一角度的不同时刻,他曾架起三脚架在行政楼前等到凌晨三点,只为了拍出行政楼上空,最皎洁的月光。

   “去年12月29日,我遇见了西华园十几年来第一场大雪。我记得很清楚,五点半爬出被窝,背着十多公斤的器材,顾不得没吃早餐,一口气爬上四教钟楼,架好三脚架,站在雪中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拍到日出后的第一缕曙光。尽管双手被冻得近乎失去知觉,但我肯定这种付出是非常划算——经历辛苦后拍到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那种满足感是独一无二的。”在即将出版的摄影作品集《拾色西华》后记中,卿晗这样写道。

   不知不觉间,卿晗学习摄影已经两年了,两年时间,他为他热爱的西华校园拍摄了许多精美的照片。卿晗的西华故事逐渐走向结尾,站在故事的末端,他想要做些什么让自己在西华的故事里有一个出彩的结局——将自己的关于西华的摄影作品整理成册,编一本作品集。于是,卿晗又投入一项新的工作,自学设计软件,将自己的西华记忆用一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作品集《拾色西华》已完成了编辑、排版和校对,并预计将在下半年出版。

   卿晗的这个句号画得出彩,里头有卿晗自己两年来的忘我投入,也有西华人在背后的鼎力相助。

一点感悟,一点展望

   卿晗所拍摄的校园风光经常被各种媒体平台转载使用。这是一种认可,也是一份成绩。在老师们的支持下,这些照片被做成两套校园风景明信片,作为文创产品赠送给同学、老师、校友以及学校的来宾。甚至有一位2018级的同学告诉他,自己是因为在学校官微看到了他拍的照片,觉得楠亭很漂亮,才来到了西华。

   有趣的是,摄影只不过是卿晗诸多爱好之一。“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讲究精益求精。如果我想拍出一张让我自己满意的照片,可能需要花一年的时间。但在我看来,‘精益求精’四个字可以帮助我做成很多事情。”但卿晗并不想往摄影上走,这个背包里成天装着相机的大男孩儿,心里却装着一个关于学术的梦。“你知道《文选》现存最古的刻本在哪吗?在日本。不是太好接受的事实吧。在本国文化传承与保护上,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更完善,不必看得太远,把自己的部分做好。既生于斯、长于斯,对本国文化抱以温存的敬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卿晗说。

   卿晗口中“自己的部分”就是继续深造,成为一名学者,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一份贡献。他希望整理那些近代以来散落海外的典籍,他希望把前辈留给我们的“遗产”重新整理,去伪存真,让这些“遗产”的价值重新被发现、被认可。

   卿晗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卿晗能做成什么样的事?也许,我们将在下一个关于他的故事里找到答案。在采访的时候,卿晗一直很谦虚,觉得自己的西华故事并没有什么价值,自己并不是特别优秀,还需要继续努力,而他也以实际行动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你看,只要心中有光,向着心中的方向努力,再平凡的西华人也一定能在这片校园里,绽放自己的青春之火。在很多年以后,也许他会知道,他就是自己所拍摄的众多照片中,最好看、最绚烂的一张,照片里装着西华,装着西华人最平凡也最不凡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