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去当兵是什么样的体验?这些西华“铁血汉子”和“铿锵玫瑰”告诉你

作者:庄潇、胡渊、赵雨薇来源:新闻网发布时间:2019-05-13浏览次数:1163

   在西华,有一群人,他们携笔从戎,为了理想暂时中断学业,进入军营开启别样的军旅生活。现如今,他们又回到了西华校园,继续开启他们的校园生活。他们是谁?他们是西华人,他们也是“中国军人”。

  军队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参军意味着什么?今天四位退伍归来的西瓜籽就与大家分享他们的军旅感悟。

王飒:参军是成长的旅途

   王飒,社会发展学院2016级社会工作专业,2012年入伍,2015年退伍,现在是西华大学学生国防特勤大队队长。

   王飒是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家中的祖辈是军人,父母也是在职军人。对于王飒而言,成为军人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2012年,高中毕业的王飒立刻报名参军。他说:“每个男孩骨子里都有一个英雄梦,我要像父辈一样参军入伍。”王飒说:“刚刚穿上军装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威武的军人,可实际上,自己就是一个高中生。”

   虽成长于军人世家,但青年学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让王飒既兴奋又紧张。来到部队,新的军装、新的战友、新的人生体验,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然而当新鲜劲退却,紧张的训练和按部就班的生活让年轻的王飒开始思考当兵的意义。冬天的东北夜晚能达到零下三十度,在一个下着大雪的夜晚,部队长途奔袭,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户无条件答应了他们的借宿请求,还拿出了家里储备数量不多的水果,出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铁纪,他们选择了婉拒。半夜,为了让王飒他们睡得更暖和,那对年迈的夫妇没有睡觉,而是不停地往炕洞里添柴火,还把他们的鞋袜放在大铁锅上烘烤。半夜起身的王飒看到这一切后,悄悄告诉了战友。第二天天没亮王飒和战友们就起身,悄悄把农户家的柴堆堆满,留下了身上携带的战备口粮,悄悄离开。“军民鱼水情。”王飒说,“那一次让我彻底懂了军装的意义,也明白了责任所在。”


   军人的生活非常有纪律性,每天精确到分钟的作息安排让王飒在部队里养成了良好的作息时间,每项命令的令行禁止让他拥有了坚定的执行力,每个叠得四四方方的军被让他做事更加成熟稳重。三年时光,王飒从一名地方青年成长为一名军人,联演联训、抗洪抢险、抢险救援,一系列任务和演练让王飒渐渐体会到了身为军人肩上扛起的责任。“参军能让人成长。”王飒说。

   感言:新兵三个月让我从一名地方青年学生成长为一名军人。三年来打出的每一颗子弹,踢出的每一步正步,参加的每一次任务,执行的每一次抢险救灾,让我体会到了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也让奉献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成了我骨子里的品质。


冯金凤:参军是信念的熏陶

   

   冯金凤,2018级化学专业,2016年入伍,2018年退伍。

   在来到新兵连之前,冯金凤以为军队就像军训一样,每天重复着机械的体力锻炼。真正进入部队之后,冯金凤大吃一惊,因为部队最先训练的,不是体能,而是如何做人——学礼仪、学纪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进入新兵连,最初是新鲜,但远离了热闹的校园和喧嚣的城市,冯金凤逐渐感觉到疲倦、压抑。有一次实在是忍不住了,和父亲说了自己想要退缩的念头。没想到一向支持自己、疼爱自己的父亲竟狠狠训斥了她:“你这是在丢我们的脸,也是在丢军人的脸!”冯金凤思索再三,决定坚持。


   在结束了新兵连的生活后,冯金凤在部队中负责部队会议的通讯传输工作,保证传输图像与音频的清晰。系统操作看似简单实则令人头疼,因为这项工作讲究配合,各个通讯员分布在全国各地,联系全靠一部电话,有时甚至要一个人同时用多部电话与多人连线沟通。通讯工作以信息保真为最终目标,只要稍有噪音,便视作失误,就要写检查。冯金凤说:“所以工作时必须要全神贯注,不能分神。”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节日,再远都要回家,而军人却不同,他们有自己的使命职责。大年三十晚上,冯金凤仍坚守在通信岗位上,完成自己的任务。第一次在外过年的冯金凤忽然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那些一开始必须要靠硬撑硬熬的日子,忽然间不那么可怕了。从军队出来之后,冯金凤发觉自己不再是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的小女孩了,她心中有了一份能支撑她完成一切事的东西——信念,冯金凤说:“部队的训练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再苦再累也不会轻言放弃。我觉得,值!”

   感言:参军对我的影响,总结起来就是四个词:坚毅、忍耐、信仰和责任。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不管是遇到什么困难挫折,我都不会轻言放弃。我从心中感觉自己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变成了一个更有担当的人。


严嘉华:参军是意志的磨练

   严嘉华,2014级体育教育搏击专业,2015年入伍,2017年退伍。

   严嘉华的外公是一名抗战老兵,参加过多次战斗,铸就了他铁骨铮铮的血性,那种刚正不阿的品质从小影响着严嘉华,在外公的熏陶下,严嘉华在大学期间毅然报名参军。刚入伍的时候,严嘉华不太适应新兵训练,很多技战术动作都不熟练,甚至最基本的单兵队列动作和内务卫生标准都是一塌糊涂,但他不甘落后,每天早上四点准时起床,因为怕吵醒班长和连队的其他战友,鞋子和衣服都是拿到厕所去穿好。起床后,严嘉华到操场练习一个小时的单兵队列动作,一次两次三次……不断重复,五点回到宿舍门口,因为怕吵醒战友,严嘉华就站军姿站到起床号响起。为了叠好内务被子,一遍又一遍练习,直到豆大汗水滴落在被子上留下痕迹。为了让被子有棱有角,严嘉华甚至用开水将被子打湿,捏出线条。到了晚上,被子还没干,就将就盖冰冷的湿被子。每天如此,重复了四个月,在新兵营下连考核时,严嘉华以综合成绩全营第一的成绩顺利转入西南某特种部队,成为一名特种兵。

   虽然当兵只有两年时间,但是却深深影响了严嘉华的世界观和个人意志,“我变得越来越强大,我能抗下压力和困难。”严嘉华说。当兵过后他对自己说的最多的就是:“我可以!我能行!我能坚持!”部队铁一般的纪律影响了他的生活习惯,使他能在工作学习中不断勉励自己、不断要求自己。“我不再惧怕任何困难和逆境。”严嘉华说。严嘉华说:“现在回想起来,所有的事情都是事在人为,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只在于你敢不敢坚持。”

   退伍之后,严嘉华在西华大学继续学习搏击、跆拳道。他依旧保留着在部队的行事风格,讲话严谨而又简明,他说:“军旅生涯是我人生中绚丽多彩的一笔,影响了我的一生。”

感言:参军回来后,我对自己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包括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凡事都以军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做事坚持不懈,全力以赴,绝不给自己找一个偷懒或者松懈的借口.


芦艳春:参军是沉淀的宝地

   芦艳春,应用经济学专业一年级研究生,2013年入伍,2015年退伍。

   女兵在部队里会有一些“特殊待遇”——训练量相对男生较少,生理期可以请假、男兵们也会常常照顾……但芦艳春仍觉得当兵不容易,当女兵更不容易。女兵的任务不同于男兵,芦艳春主要负责的是话务部分,一千多个上级的号码必须牢记于心,还得要从一个“喂”字中分辨出上级的声音,以至于芦艳春服役第一年里几乎没有在晚上十二点前睡过觉。

   当被问起为什么要选择应征入伍时,芦艳春说:“我本科在上海读书,大都市节奏很快,周围同学个个表现又优秀,让刚上大学的自己感到非常迷茫,我不知道未来的方向在哪里。再加上家里许多堂哥堂姐都是军人,从小受到他们的影响,所以我选择入伍,给自己一个沉淀的机会。”仅仅为了沉淀,放弃了舒适的大学校园生活,去做上文中的辛苦的工作,究竟值不值得?芦艳春用两年的坚持给了自己一个答案。

   在部队里,忙碌的工作不仅磨砺了芦艳春的意志,也给了芦艳春思考的空间:“之前我不是那种很自信的人,很多事情也没有勇气去做,但到了部队之后,领导安排了任务,不管有多难,都一定要去做。慢慢就养成一种思维模式,很多事情你就会去尝试,会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最终是对自我的一种提升。我慢慢意识到了很多事情我也是可以做到的。”芦艳春在服役期间,参加过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生考试。长达三个月无手机的学习生活,单纯为了目标而努力学习的时光,芦艳春每每回想起来都觉得十分怀念:“当时我们要去山上,我没有带手机去,那两三个月心无旁骛地学习,那是一段全心全意专注做一件事情的美好时光。”

   两年的沉淀,让芦艳春从迷茫中走了出来,从军队中离开,芦艳春决定了她要继续深造,让自己不断成长。芦艳春在我校退伍士兵优惠政策下,顺利地考入西华大学,成为了一名研究生。

感言:最大的改变是做人和做事都成熟稳重了很多,当兵两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加速成长的过程。部队严格的要求和日积月累养成的小习惯,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现在的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军营对人心态的培养:想做一件事就竭尽所能,不畏惧,不纠结,不遗憾。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