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七年,考上川大博士!她说:要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

作者:学生通讯员 黄彧垚 文桥娇来源:西华大学新媒体运营中心发布时间:2023-07-26浏览次数:238

出生在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一个偏僻小山村的李荣,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研究生之一。在家里人看来,让孩子读书走出大山,走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就是他们的夙愿。在家人的期盼下,李荣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要努力,要让自己变得优秀,不能辜负这份期望。”2016年, 李荣考上西华大学制药工程专业。2020年,李荣继续考入本校成为一名研究生。如今,已经毕业的李荣即将奔赴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优秀的她在毕业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作了发言。

李荣,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20级研究生。读研期间累计获得国家奖学金2次,一等学业奖学金3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团员2次,获得“四川省2023届优秀毕业生”称号。在SCI期刊发表论文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SCI一区、SCI三区各发表论文一篇,以除老师外第一作者在SCI四区发表论文一篇,以第四作者在SCI二区发表论文一篇,以第五作者在SCI一区发表论文一篇。申请专利一项(已获授权),作为除导师外的第一主研人参与省科技厅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现已结题)。

“2016年9月至今,我在西华求学了整整七年。七年时光里,这所校园承载了我太多的‘第 一次’。青涩的我第一次走进西华,看到风景宜人的校园,整洁有序的实验室,窗明几净、书目繁多的图书馆,一切都是我想象中大学的样子……”在西华大学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李荣作为郫都校区的研究生学生代表,回忆了她的大学七年。

图片

2016年高考结束后,李荣被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录取,由此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在西华,她慢慢成长。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李荣都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认识优秀敬业的老师,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在西华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她踏实上进,成绩名列前茅,在2020年6月获得了“四川省优秀毕业大学生”的称号,同年考上本校研究生。在学生生涯中,家人一直是李荣前进的动力。李荣回忆说:“当父母知道我考上了研究生,他们非常高兴。那种自豪的神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对于父母而言,他们不懂她的研究方向,不懂专业分类,他们能做到的就是将自己靠汗水赚来的辛苦钱给李荣当生活费,嘱咐她不要过分节约,要好好吃饭认真学习。“我的家人是我的动力,我要努力,要让自己变得优秀,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本科阶段,她主动加入了学院的小分子诊疗药物研发实验室,老师在科研项目上的指导和科研思维的培养、师兄师姐对实验基础操作的帮助,都为她的研究生学习打下了基础。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跟着师兄师姐做实验,李荣说:“非常期待和紧张,既期待自己有机会独立完成实验,又害怕自己做不好。”在刚开始实验时,看师兄师姐操作感觉很简单,到李荣自己上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打烂玻璃仪器、实验后处理出错、加错实验试剂、复刻不了实验结果……无奈与迷惘交杂在李荣心中,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适不适合走这条路。“我很感谢杨羚羚教授和各位师兄师姐,正是在他们的勉励之下,我才能勇敢地迈过这道坎,不断地吸取教训,在失败中成长。”李荣说,“其实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这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图片

在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下,现在的李荣已经可以熟练地完成实验。偶尔看到师弟师妹犯错也会主动去指导和帮助,“看到他们会想到以前的自己,我们要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得到成长。”这是李荣用自己的时间和辛勤换来的,她始终坚信,只要不断付出就会有收获。

“做科研需勤奋。”一篇优秀论文成功得以发表的背后,不是幸运,而是努力。李荣就是属于勤奋努力的那类人,导师要求9点钟到,她8点就会抵达实验室,几乎都是晚上9、10点才离开实验室。李荣认为,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才能研发出成果来,“其实老师不会要求我们必须在实验室待多久,但是想要做出成果,就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年为了申请博士,李荣需要多发表论文,但当时她手上还有项目要忙,就只能白天做实验、晚上写论文。那段日子里,李荣身心俱疲,但最后当她两篇论文都投出去,博士也顺利申请成功的时候,李荣觉得一切都值得。

图片

在李荣心里,对她最有意义的论文是一篇文献综述。“因为综述跟其他论文不一样,需要大量阅读文献、总结文献。”李荣说。这篇综述需要全英文写作,她虽然过了英语六级,但很少接触全英文的专业性论文,所以她很担心论文的进度。出乎意料的是,这篇综述写得很快,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她在一月份开始准备,一个月就看了接近200篇文献,然后开始进行总结。撰写过程中,不停与老师进行沟通,老师会根据她的研究进度给出思路。五月份的时候,李荣的综述就投出去了,期间她还在不间断地做实验,“很辛苦,很累,但是结果很满意。”李荣的这篇综述投的是一区,通常来说,综述类的论文投一区的难度比较高,但是她的论文中了,这就是对她努力的回报。

“搞研究离不开坚持,努力过后不一定立马就能有回报,也许5天、10天,也许1年、2年,这个时候就很考验一个人。很多人会因此痛苦不堪,陷入自我怀疑,但放弃轻而易举,坚持难能可贵。”科研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感到很艰难的时候,一定要咬牙坚持下来。李荣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研二期间,带她做实验的研三师姐毕业了,自己第一次独立接触项目——做肿瘤治疗的小分子抑制剂。因为是课题组新开的项目,大家都无甚经验,作为第一任接触该项目的学生,李荣刚开始做了三个月都毫无进展。“当时一直做不出来,非常焦虑,担心影响自己毕业。”于是李荣只能投入更多时间在实验上,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所幸功不唐捐,三个多月后的某天,李荣拿到了第一个分子,激动和喜悦无以言表:“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当你有了目标,一切的奋斗才有意义。”在本科期间李荣就有了读博的想法,后来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生涯更加坚定了她的目标,“我读博的目标非常明确,我想当一名大学老师,希望能边教学边做科研。”得益于三年的科研磨炼,李荣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知道了以后想要做什么。“我真的很喜欢现在这个方向,喜欢自己研究的东西,所以我希望能够一直在这个行业里面做下去,像我的老师一样做得更好。”目前,李荣已经成功申请了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博士,联系好了导师,期待能将自己的科研事业发展下去。

李荣之所以能如此坚定读博的目标,当然还离不开导师的帮助。李荣的导师杨羚羚教授在李荣读研期间提供了很多指导与鼓励,“我真的很感激我的导师,这三年杨老师对我的帮助体现在方方面面,让我既成才又成人。”李荣说,杨羚羚教授不仅在科研上很好地培养了她的科研思维、科研能力,在生活当中也对学生们很好,时常给予鼓励,她们会一起讨论实验方案、一起分析反应失败的原因、一起探索解决方案。在李荣对读博缺乏信心时,她一直在身边鼓励着她,            “当时我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那么多事情,但杨老师始终觉得我可以,鼓励我一定要坚持下来。”在老师的鼓励下,李荣更加坚定心中的目标。

       谈到以后的规划,李荣想读完博士之后回到西华,在这里一边教学一边做科研,扎根于此。从本科到研究生,李荣对这个生活了七年的地方有了很深的感情,在西华,她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有美好的回忆。“西华培育了我,我也想回来为母校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未来读博会更加辛苦,但有了这个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意义。

      “越努力,越幸运。”七年西华时光,七年成长与沉淀。李荣感恩在西华种下科研的种子,感谢在科研路上老师同学们给予的甘霖,也感怀逆向拂过的清风。未来的她将始终秉持踏实勤勉的态度,在这条漫漫长路上御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