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历史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滋养,而如何将其精神内核转化为生动的视觉语言,是新时代艺术教育重要课题。
9月22日,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组织30名师生党员代表奔赴泸定桥,同上一堂融党史学习与专业采风为一体的特色思政课。师生们通过实地走访与现场写生,不仅重温了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诗,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深入探寻革命精神如何为艺术创作注入灵魂,使磅礴厚重的历史力量,内化为创作中深沉的精神自觉与审美追求。
师生党员踏上泸定桥铁索,亲身体验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艰险历程。在摇晃的铁索桥上,大家反复行走十余次,深刻感悟革命先辈“攀踏十三寒铁索”的英勇壮举,在步履之间叩问初心、坚定信仰。
师生党员走上泸定桥
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师生通过珍贵文物、历史影像与互动展陈,全面了解了这场关键战役的惊心动魄。师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深刻感受到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参观学习
泸定县文物考古研究所(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副研究员夏芸现场进行微党课教学。她系统阐释了“飞夺精神”的多重内涵。随行学生党员结合专业特长,以速写方式还原历史场景,在笔墨勾勒中加深对红色基因的理解。
现场微党课教学
学生党员速写创作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学院与泸定县文物考古研究所围绕党建共建和院地合作展开深入交流。未来,双方将共同推动红色研学活动走深走实,促进红色资源的创新转化。学院将依托美术设计专业优势,参与开发红色主题书签、明信片等文创产品,并策划举办“红色记忆”主题创作赛事与数字艺术展览,以多元形式弘扬红色文化。
座谈交流
活动合影
2023级学生党员干晟君谈到:“站在泸定桥上,13根铁索不再是课本插图,而是连通过去与现在的精神桥梁。我用速写记录桥面每一道痕迹,这不仅是对红色史实的视觉转化,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我们将把‘飞夺精神’融入专业学习,用青年视角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力量的红色主题作品。”
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杨静东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活动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当学生亲身站在摇晃的泸定桥上,触摸冰冷的铁索,历史的厚重感变得可感可知,成为可共情的创作源泉。这种现场教学所带来的震撼,远非课堂讲述所能比拟,让学生对红色精神的理解从‘知’的层面,真正走了‘感’与‘信’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