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人文学院在6A-108召开以“文学创作与公文写作兼备如何可能”为主题的座谈交流会。本次座谈交流会特邀三峡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全国应用写作学会会员李晓华担任嘉宾,学院副院长王学东担任主持人,学院学生记者团成员、团委学生会学生骨干参加了本次座谈交流会。
“写作的意义是什么?”李晓华以此开头,面对有些茫然的同学们,她谈到:“写作的意义在于能够让一个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并结合事例指出写作是一个人实现人生理想的绝佳途径。面对当今写作人才匮乏的状况,李晓华鼓励人文学院的学子把握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增加筹码。
在交流提问环节,在场学生积极向李晓华提出自己的疑问。有同学提到:“公文写作怎样才能减少枯燥,富有艺术性?”李晓华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度”的问题,公文写作该严肃、规范时可赋予的文学艺术性的“度”必须得小;可发挥空间大时赋予的文学艺术性的“度”就可以增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李晓华鼓励大家要多多学习他人的优秀作品,并多加练习写作,才能较好地把握这个“度”。谈到如何提升新闻稿写作水平,李晓华给同学传授了几个绝招:一是坚持“最”原则,新闻写作要善于发现“最”,并以此为亮点,围绕亮点写作;二是新闻稿写作要做好资料准备工作,她谈到自己写新闻稿时资料准备时间占到70%,动笔写的时间仅仅为10%,唯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写出优质高效的新闻稿;三是大声朗读自己的新闻稿,一旦有觉得不通畅之处,就反复修改,一篇好的新闻稿往往是“三分写,七分改”。
此次座谈交流会拓展了大家对公文写作的认知,加深了大家对新闻稿写作的认识,对同学们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