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研究生学术年会系列讲座

作者:盛小兰 学生通讯员 朱忆红 来源: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2-12-01 浏览次数:151

为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1128-30日,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在6A-520举办2022年研究生学术年会之学术讲座和学术沙龙。本次学术年会活动包括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内容涵盖了自然语言处理、膜计算、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信息安全等多个领域。

1128日上午,研究生学术年会学术讲座第一场由学院邵敏锋、罗冰、陈娟三位硕士生导师为主讲人。

邵敏锋老师以“代数操作检测码及相关构造”为题,分享了AMD的背景以及其构造方法,介绍了如何构造出最优的AMD码仍然是信息安全领域和组合设计两个交叉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邵敏锋博士作学术讲座

罗冰老师以“基于感知先验的盲图像回复方法研究进展”为题,分享了自己最近做的一些研究。介绍了图像去模糊方法在感知先验模型下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比了最新方法的思路及性能,对图像去模糊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罗冰博士作学术讲座

陈娟老师以“人工智能与端边云协同计算的双向优化”为题,结合软件定义网络和边缘计算技术,分别对计算卸载优化问题、路由优化问题、边缘服务器负载均衡进行剖析并探讨优化方案。

陈娟博士作学术讲座

1128日下午1500,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研究生学术年会活动学术沙龙于6A520举行,活动邀请了研究生三年级优秀硕士研究生作分享交流。

李齐治同学目前已经发表了7篇论文,他主要以“读博需要准备什么”引入,向大家介绍了他在申请博士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并且详细介绍了如何确定研究方向、看论文、代码复现、写论文以及专利申请等重要经验。鼓励要读博的同学尽量在研一结束之前成功投递论文,为自己的读博路做好充分的准备。希望同学们都能在学术生涯中不断沉淀修炼,耐得住寂寞、承受住压力。

李齐治同学作分享交流

汪云翔同学获得了2022-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以及2023届四川省优秀毕业生,他从就业层面给师弟师妹们分享了许多靠谱的干货。他告诫大家要清楚找工作的时间节点,这之前还必须做好求职工作的各项准备,比如着装、简历、照片等。此外,还需要做好信息战。鼓励大家多跟自己实验室的师兄师姐进行交流,并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规划。

汪云翔同学作分享交流

龙丽帆同学作为2022-2023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也是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获得者,目前已经发表了3篇SCI一区论文,2篇SCI二区论文。她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获奖感受,并从研究生的学习、规则和目标规划等三个方面对师弟师妹进行了分享。师姐认为,研究生不同于本科,除了保证日常课程的学习之外,还有相关的科研任务要去完成。师姐建议大家主要先从基础知识准备、然后培养科研能力并且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规划,这样才能进行高效率学习,取得优秀的科研成绩。

龙丽帆同学作分享交流

赵自国同学是2023年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获得者,他的经验分享主要包括选题、科研开展和文章撰写等三部分。赵自国认为,对于学术研究来说,大量的文献阅读是基础,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是灵感来源,与师兄师姐们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则是节约时间的捷径。因此,他希望大家可以在科研的道路上积极进取,少走弯路。

赵自国同学作分享交流

通过毕业生同学学习、科研、求职经验的分享,加深了低年级同学们对自己专业或发展方向的了解,也为低年级同学们更好地设立目标、规划人生,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让低年级同学在平时的学习、科研生活中作好规划,不断丰富自己的研究生生活。

责编:

编审:翟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