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学院召开“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研讨会

作者:江启峰 来源:能源与环境学院 发布时间:2012-11-02 浏览次数:712

      10月25日,能源与环境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情况汇报会在郫县镜湖宾馆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副校长何建平,教务处处长马力、副处长蒋珍菊及教务处各部门负责人,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刘小兵、副院长李庆刚、副院长宋文武、学院分管教学的办公室人员及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全体教师。会议由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刘小兵主持。
      首先,刘小兵院长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近几年所做的工作及已取得的成绩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今后发展的方向、思路做了说明。
      接着,宋文武副院长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近几年的建设情况作了汇报,回顾了学院发展历史、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教材建设的意见。汇报从“地方特色”及“专业特色”两个方面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进行了论述,着重强调了今后应加强建设的方向。
      马力处长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最近几年取得的建设成绩表示了肯定,并希望以后多加强特色专业教材的建设。随后,与会人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具体涉及到教学的工程实践环节、教材的出版、教学方式的探索等等。杨小林老师汇报了《工程流体力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构建了课程教学体系,完成了习题库的建设,引入了CFD技术并继续进行实验室建设。
      最后,何建平副校长对“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已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他提到,特色专业的特色应具区分度,需注意如何将本科主打专业和研究生学科研究方向相结合,并就大学生特色培养提出要求:结合此次专业调整,制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师资结构,使其更合理;从教材、教学组织、课程教学团队等方面加强课程建设;突出校内、外实践教学的特色,如科技活动等;展现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方面的特色等问题。此外,他希望能源与环境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在取得成绩时也看到存在的不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模式,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专业特色,为学校的发展、西部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研讨会现场

 

责编:王雅茹

编审:翟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