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大思政课”工作的相关部署,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教师赴中国两弹城开展为期两天的实践考察研修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讲座+共建交流+教学研讨+结对共建”多元融合的模式,强化实践基地建设,拓展“大思政课”资源平台,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活动合影
教师们先后参观相关历史展馆,通过实物、影像和现场讲解,大家深入了解我国重大武器装备发展历程,真切感受到“两弹一星”元勋和广大科研工作者“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奉献精神与家国情怀。
参观历史展馆
为进一步深化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学院特邀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家成员、四川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校专家李建强作专题辅导报告。随后,学院与中国两弹城有关方面举行结对共建交流座谈会。双方围绕教学资源开发、兼职教师聘任、集体备课机制、主题展览进校园等合作事项进行深入探讨,推动优质资源与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协同育人。
活动期间,学院还组织开展了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方案专题研讨,就进一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征集意见、凝聚共识。
专题辅导
结对共建交流
“大思政课”教研会
参加研修的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实地学习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淬炼与思想洗礼。新进教师周雨童谈到,“两弹一星”故事是思政课的鲜活教材,作为思政教师将切实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使命,真正把“大思政课”讲活、讲实、讲进学生心里。青年教师范霞、梁玲云表示,要将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融入教学,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