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记者团举行二十三周年团庆晚会

作者:学生通讯员 刘安凡 来源:西华大学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6-04-25 浏览次数:242

  时光似白驹过隙,世事如白云苍狗。在春天的尾声里,杜鹃花又一次红遍沱江两岸的时候,记者团迎来了第二十三个生日。
  4月23日晚7:00,以“我有一杆笔,足以书风华”为主题的记者团第二十三周年团庆晚会在学生活动中心正式开始。党委宣传部翟元平、王蜀苏、张雪萍以及记者团前任团长舒婷、安琴等老成员们,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生记者代表也出席了本次晚会。
栉风沐雨 一路同行
  走过楼下“我有一杆笔,足以书风华”的欢迎牌,从一楼到三楼,墙壁上贴的是二十多年来的老照片,从四川工业学院到西华大学,从求是广场奠基仪式到学校新区的扩建与落成,从“西华社”到西华大学记者团……一张张浸染了岁月风霜的照片引领着每一位来宾通向晚会会场,另一边则悬挂的是《西华大学报》,二十三年来,记者团见证了西华大学的发展,也留下了独一无二的风采。
  晚会开始之前,每一位到场嘉宾都收到了来自记者团的一份小礼物——《西华大学记者团2015年度作品集》,它记录了一年来记者团成员们的所有稿件,共有70余篇新闻稿、30余篇通讯稿和20余篇文艺稿,是记者团这一年成果的汇总,刻画了它成长的轨迹,同时也激励大家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欣赏了虫虫琴行的乐队表演之后,晚会正式拉开序幕。首先,大屏幕上出现了西南石油大学记者站、托普学院记者团等兄弟社团以及西西车队、西华大学广播台、校学生会等校内社团和学院部门录制的祝福视频。紧接着,由党委宣传部王蜀苏老师上台致辞,她为记者团送上了23周岁的生日祝福,肯定了记者团各位成员为学校宣传工作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付出的努力,并希望大家能进一步发挥创新思维,写出更多更好和更优秀的作品。
  表演才刚刚开始,编辑部的街舞《PLAY》就引爆了台下观众的热情,潮水般的掌声与欢呼之中,各个部门准备了一个多月的节目带着满满的心意一一呈送到大家眼前。办公室与编辑部共同出品的《不同国度里,最美的相遇》,用蒙语、粤语、日语、英语和中文五种语言演绎了不同风格的歌曲,感谢在茫茫人海里彼此在记者团大家庭中相遇;采编部以平常写稿、催稿等部门生活为主题表演的《采编部的奇葩们》让大家爆笑不断;技术部的手电舞《怀念》将情怀与“高能”技术融为一体,为记者团送上生日祝福,在惊艳之余也多了感动;摄影部《感染者》中惟妙惟肖的丧尸表演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各类节目形式多样,各式舞蹈、歌曲、小品、相声和乐器轮番上阵,穿插在晚会过程中的微博话题抽奖也为大家的热情添了一把火,现场掌声不断,气氛一次又一次被推向高潮。
骊歌奏起 未来再遇
  “也或许谁会忘记谁的名字,但记得,编辑部的日子。”编辑部的歌声仿佛还萦绕在屋梁,外联部演唱的《一生有你》奏响了晚会的尾声。观众们还在期待抽中互动大奖、回味《西游记外传》里孙悟空与白晶晶的故事,或是沉浸在《漂洋过海来看你》中琵琶、口琴、电子琴的完美配合中时,晚会却要结束了。“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来了又还,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边。”低沉的歌声中,犹记得日月更替中奔波劳累的辛苦与互相陪伴的感动。这一年来,记者团又长大了一岁,曾经在大雨中采写、迎接报道的新生,也曾在烈阳高照下采访双选会的盛况,记者团成员们始终秉持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团训,认真务实,及时准确地把学校的最新信息传递给大家。在这第二十三个生日,记者团风华正茂,也一定会更加努力地成长,在不息的奋斗中更加成熟。
  一曲终了,各部门成员上台合影留念,团庆晚会在兴奋与不舍中落下了帷幕,而记者团的学生记者与新闻仍将永远走在路上,走向新的旅途。

相声《逼婚》

乐器合奏《漂洋过海来看你》

手电舞《怀念》

晚会合照

责 编:戚茂秋

编 审:王蜀苏

责编: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