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专访我校管理学院副院长何东教授

作者:曾益 来源:西华大学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3-12-10 浏览次数:424

      近日,我校管理学院副院长、四川省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起草组成员何东教授接受《四川日报》记者专访,谈论关于四川养老服务产业的未来。据悉,何东教授的意见已经引起了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等部门的重视,我省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有望近期出台。
     现将《四川日报》专访全文转载如下:

多层次养老 撑起养老服务产业的未来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陈岩
    嘉宾:
    何东(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我省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起草组成员)
    隋国辉(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院长助理、成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本报《谁来争抢千亿“夕阳”商机》系列报道引来各界高度关注,对即将出台的我省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充满期待。11月28日,记者与意见起草组成员和相关专家进行了对话。
    主持人:有一种说法是,养老服务业既然要当成产业来做,就应该遵循市场规律,放手交给市场去运作。另一种说法是,养老本身就有社会性、公益性,政府也不能撒手不管,否则就是“甩包袱”。应怎么看?
    隋国辉:我对政府在养老服务产业中的作用相对乐观。产业化绝对不是说政府就把养老这个“包袱”推给社会了。政府的角色一直非常明确,就是兜底:城乡“三无老人”、失能失智老人,这部分人是无法交给市场的。
    何东:在养老服务方面,我们欠账很多,政府未来会有一定的投入,更多的是政策性的扶持,这些都对产业发展有益。但我个人认为,政府的支持绝不会有过度的情况出现。
    主持人:兜底以外的要交给市场?
    何东:是的。兜底以外就是老年人的改善型需求。按我国的养老体系规划,未来3%的老人会到机构养老。目前我省有32.9万张床,按这个比例,还差19.1万张,这么大的量必须要借助社会化的力量来解决。缺口巨大,所以有产业的发展空间。
    隋国辉:有需求、有资金、有盈利模式,资本的嗅觉是很敏锐的,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引导他们进来,有巨大的可能性。
    主持人:这就分层了。
    何东:对。需求不同、层次也不同。养老院建设除了事业性的要政府“兜底”,产业性的要扶持,而外延的部分像养老产品,没必要出台政策,可完全交给市场,政府只需鼓励就足够了。
    隋国辉:这个问题上政府的顶层设计是很确切的。比如“以房养老”,它可以满足很多老人的养老需求,为什么不能抵押自己的房产享受更好的生活呢?这也是多层次养老的一部分。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很明确,一个是提供公共服务和促进政策,另一个使资源最优化配置。这就是多层次养老,就是养老产业的公益性和产业化之间最好的解释。我认为近期文件的出台是政府预测了未来多层次养老的需求,从而准确界定了自己的角色。
    主持人:政府的“兜底”和“促进”,具体怎么做?
    隋国辉:政府可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合资合作(非盈利机构)、购买服务等方式来参与这个产业。其中,购买服务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政府出钱,为需要政府支持的孤寡、失能失智老人,向社会机构购买养老服务。这个是应该搞的,也是国外比较流行的。四川下一步也会有相关支持政策出台。
    何东:投资者在观望,是感觉政策问题还没解决,比如最关键的土地。这时就需要政府来给政策。对于民办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可以划拨或者用闲置土地来办(如学校、办公大楼),并且享有与公办的养老机构一样的土地政策。民间举办的营利性的,则通过公开招拍挂的方式拿地,政策优先保障。以集体建设性用地来解决民营营利性养老院建设是个大趋势。
    主持人:投资者需要注意什么?
    何东:观念的转变!养老服务业投资回报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个产业没有投资价值?恰恰相反,这个行业的优势,就在于持续性的稳定回报。
    隋国辉:初期投资非常大,所以,商业模式非常重要。根据我们的调研,民营养老机构头三年肯定亏。一般来讲,第三年达到70%到80%的入住率,就到赢利点了,之后的回报将是稳定而持续的。
    主持人:我省是否有更全面的养老服务产业规划?
    隋国辉:规划首先要有对全省养老需求的细致科学的调查。要建什么样的床位,高端、还是平价?哪个地方需要建?没有一个细致的市场调查就没法做出合理的设计。
    何东:我觉得对于很多环境条件适宜的地区,要大胆规划和培养老年产业集群。除了发展产业本身,它对整个地区的发展方式都是一种转变。我们总说要发展第三产业,那么这个巨大的增长点,为什么不抓住?这很现实,中国就是有这么大的市场。



责任编辑:翟元平

责编: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