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高校育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记者 张雪萍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1-04-18 浏览次数:76

《四川日报》4月14日09版登载了《高校育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戴汝为院士破解恩师“钱学森之问”》一文,全文如下: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院士院校行”活动4月13日—14日在成都高校举行。
  4月13日,钱学森的“入室弟子”戴汝为率先走进西华大学,回忆恩师点滴。戴汝为通过对钱学森的讲述,启示当代大学生要勇于创新。他试图从治学态度、高校人才培养,破解“钱学森之问”这道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艰深命题。
治学:严谨对待每个单词
  下午3点,西华大学学术报告厅里,300多位学生全体起立,用掌声向年逾古稀的戴汝为院士致敬。说到与恩师钱学森的渊源,戴汝为用8个字概括:“高山仰止,永为我师。”
  1955年,戴汝为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钱学森身边作研究。那时,钱学森刚从美国回到祖国,并担任中科院力学所第一任所长。“回国不久,他就走上《工程控制论》课程的讲台,我坐听他用地道的北京话讲课,没有一句英文,无比亲切。”戴汝为回忆说,其实钱先生英语很好,他在美国呆了20年,为了克服语言关,他花了很大功夫学习中文。“钱先生会多次问别人某一个英文在汉语中是什么意思,仅是‘random’(不规则的)这个单词就问过三四个人。”
  钱学森严谨求学的精神对他的学生们产生很大影响。戴汝为非常自豪能成为钱学森回国后的第一批学生,他主动挑起一项“不可能完成的重任”:将钱学森所著的英文版《工程控制论》翻译为中文。戴汝为大学里学的是俄语,英语几乎是“空白”。他自学英文,白天在钱的课堂上仔细记录笔记,夜晚挑灯翻阅辞典。为了准确理解著作中的专业术语,他经常为一个单词查上数本辞典。1958年,在戴汝为和同学何善堉的合译下,《工程控制论》中文版面世,这本书被誉为自动化与力学研究的“基石”,影响至今。
育人:不只培养听话的学生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老的提问。”戴汝为说,“钱学森之问”源于对创新的追求。钱学森当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那里十分强调学生创新力和创造力,在这样的氛围下,让他尤其注重学校教育的创新性,“在他看来,高校教育不要只培养听话的学生。”
  报告会现场,有大学生提问:在本科这个忙于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如何才能创新?戴汝为回答:“每一个学生,在不同阶段都可以创新。”戴汝为认为,创新要有知识基础,这就要求学生不应只拘泥于自己的学科,要广泛地阅读,把信息转化为知识再变成智慧,重视不同学科间的交流。
  戴汝为举了个生动的例子,钱学森博学多才,除了深奥的专业书籍外,还经常阅读文学、艺术类图书,他能画出一手漂亮的水墨画。有一次,戴汝为竟然见到这位世界一流的杰出科学家,在家津津有味地读小人书。
前瞻:用人工智能解决社会问题
  “钱先生有很强的学术前瞻眼光,多年来一直在追求创新。”戴汝为透露,1990年,他与钱学森、于景元两位科学家联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这标志着一个全新的交叉学科——“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从此诞生。戴汝为说,这项“复杂巨系统”被钱学森概括为“大成智慧工程”,是指集智慧之大成,利用人工智能来研究像网络、经济、交通等异常复杂的系统的方法。
  近年来,戴汝为与高校科研团队联手,带领大批博士生、研究生参与到此工程的深入研究中:他们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智能系统,被称之为 “研讨厅体系”。试图利用计算机强大的逻辑运算能力及网络的信息高速传送能力,把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智慧,甚至是古人的智慧集中起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目前,“研讨厅体系”已初具规模,并应用于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支持系统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本报记者 孙琪 文/图)


责编:

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