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的那些人 那些事儿

作者:校史馆讲解团 张露 档案馆 陈玉兰 来源:校史馆 发布时间:2019-09-20 浏览次数:450

    不知不觉,伴随校史馆近两个年头,往事一幕幕如画卷般在脑海中回旋。回忆当初,仍觉着当初加入校史馆讲解团许是冥冥之中的命中注定:沱江河畔,校史馆讲解团招新的展板在众多的“同类”里牢牢地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边往前走着,一边视线却没有离开展板。又许是一直以来对文字方面的东西有一些琢磨不透的感情,让我随即退回展板前,细看招新的时间,当发现截止时间居然刚刚过,心里一下就凉了,但庆幸的是交电子文档的时间还没过。

    当通过了试讲,真正接到讲解任务的时候,脑海中的一遍遍过稿,都化为了自信与底气。此去经年,一次又一次讲解,而今更加坚定了对这份使命的坚守。

    常言道,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在校史馆里,流年似水,岁月如歌,留下的是逝去的青春,带不走的是对母校的怀念与深情。

    今年3月,校史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参观者——1973届的老校友。老人在轮椅上已经度过了18个春秋,在听闻母校有了校史馆后,便一直想来看看。当她排除万难来到校史馆时,馆里的历史片段,似乎带领着她回到了往昔的那段时光,她看着那些老照片如痴如醉,回忆着她的青葱岁月。那份对母校的情怀,那份哪怕身体不便仍坚持参观校史馆的情怀,让作为旁观者的我心中泛起层层涟漪,不仅是对这份情意的感动,更是对自己能见证这份情怀的庆幸。或许如今的我们还不怎么懂得这份情深意切,但我相信,时间会让我们懂的。

    很高兴我能成为讲解团的一份子,在这里,我遇见了岁月在校友们身上开的花儿,深切地感受到了校友们对母校的深情与祝愿。讲解员黄蓉说:“她很珍惜与校史,与校友对话的机会,讲得越多,对这份使命的执着与热爱越浓烈,越鞭策自己追求卓越。”她还说:“我很喜欢为校友讲解,他们看着我,像是在和曾经的自己对话,我看着他们,像是在和未来的自己对话,同时我们都在和历史对话,碰撞出来的东西是无法言语的。”每次为校友讲解完后,她都会问学长学姐们六十周年校庆的时候还回来吗?他们说,还回来!到时候还让黄蓉讲,黄蓉说到时候她还在,就这么说定了!这样的约定虽然不一定会实现,但黄蓉说,就是想种下这么一颗种子,说不定哪一天就开花儿了呢。这份横纵于老校友和未来的校友之间的情谊更让旁观的我满是动容。

    在校史馆里,有一面回忆之墙,照片上风华正茂的青春学子如今已到花甲之年,岁月改变了容颜,不变的是他们对母校和同窗的一片深情。每次回来,他们总会在校史馆的老照片墙前驻足良久,回忆往昔。2017年4月,校史馆接待了1969届的校友,当他们看到展板上杨诚副院长的照片时,集体向照片深深地鞠了一躬,他们用这种悄无声息的语言表达了对杨诚副院长的缅怀之情。为他们讲解的学姐说:“当时我真的忍不住眼泪,我想,我们讲的是校史,而他们听的是情怀。”而另一位学姐说:“当看到此情此景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如此浅薄,曾以为我们讲述的只是校史,但其实我们讲述的是曾经的岁月,未来的希望,是情怀,是感动。”

    于我而言,吾之幸事有三,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幸能在最好的时光邂逅校史馆,通过了层层选拔,并留到现在,是校史馆让我对学校有了更多的了解,热爱和难以割舍,还有老师们在我们背后撑起一片天,让我们学会做人做事,让我们更敢拚更敢闯。二幸在此相遇相识相知一群有缘人,我们的团长曹琦说:她对于讲解团,大概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大家都说:校史馆带给自己的远比自己带给校史馆的多得多。可我想说,你们带给我的更多,在新生专场期间,在短短的一个周里,十六个人接待了21个学院,7000余名新生,共108场讲解。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纵然大家都很疲惫,但依然充满着欢乐,满满的正能量,整个团体像家一样温暖。三幸能听学长、学姐们回忆曾经的往事,说起他们的青春岁月,就像坐着时光机,穿越到过去,又像是通往未来。

    顾城说: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校史馆里的色彩斑斓就这样美好地留在我的时光里。

参观校史馆(一)

参观校史馆(二)

参观校史馆(三)

责编:

编审: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