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2016传媒先锋第一期学生培训营顺利举办

作者:学生通讯员 刘安凡 来源:西华大学记者团 发布时间:2016-03-27 浏览次数:149

  3月26日9:00, 西华大学传媒先锋第一期学生培训营在4A-104拉开序幕。《中国青年报》四川记者站站长王鑫昕、《四川日报》著名记者江芸涵、西华大学新媒体运营中心主任严雯嘉分享了心得体会。各学院及学生传媒中心的同学代表们参加了此次培训。
“最高明的宣传最不像宣传”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王鑫昕开始了培训的第一课。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青年报》,从而引出关于“纸媒消退”的问题。他认为媒体的任务是传播资讯和观点,自古以来,资讯对人们的影响就一直存在,大家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也一直存在,如今纸媒的发行量越来越少,对于媒体来说并不是危机,而是机遇。并举出自己排版、写稿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作为一个传媒人,应该“尊重新闻规律,尊重读者所关心的世界。”
  接着,王鑫昕为大家讲授了人物报道的方法。“当年的人物报道塑造人物,如今的人物报道毁掉人物。”他说,很多关于人物的报道都会出现“用力过猛”的情况,将人物捧上天,使之变得遥不可及。针对这个问题,他又举出《关于甘孜自治州毕世祥的报道》《偶然见真心》两个例子,提出报道人物首先要打动作者自己,写人物也要典型,要避免程序化,“真正有正能量的人就在身边。”
  最后的提问环节里,面对同学“为什么工科男要去做记者”的问题,王鑫昕回答,他做记者是出于对这个行业的好奇和热爱。“记者这个工作,如果真心热爱可以一试,想找饭碗就不太合适了。”他说,这份工作不能让人发财,并且还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但记者同医生、教师一样,是社会上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你的报道可以让不公平的事情得到一些改变,可以让对世界绝望的人内心获得一点力量……虽然现在难免会有一部分不称职、不遵守行业道德的人,但总有人在坚守朴素的价值。
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切忌懒、切忌死板、切忌粗糙
     
13:00,西华大学新媒体运营中心主任严雯嘉前来为大家讲授高校微信平台的运营。在此之前,她给大家分组派发了任务,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自己对该选题的策划,尽情打开自己的“脑洞”,为下午的讲授进行预热。
  首先,严雯嘉简要介绍了如今微信以及高校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态势。她表示,用户拥有对于公众平台的刚性需求,高校公众号有着“覆盖群体固定、传播速度快、发展潜力大”三个特点,也兼有互联网和高校两个属性,这要求高校的公众平台“既要连接一切,创新、开放性协作、拥有大数据意识、使消费者参与;又要体现大学气度、人文情怀和它的教育性、服务性、传承性、公益性。”
  接着,她围绕“内容生产是核心”详细讲解了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制作,提出应遵循新闻价值的一般规律,体现出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要有其独特的版面语言与叙事逻辑,并用幻灯片展示了川内乃至全国各高校微信推送的例子来具体说明。除了内容的制作,严雯嘉还重点提到了推送文章在审美上的讲究。关于封面图片的制作,应具有一定的特色和风格,展现出自己的格调和大学情怀,不能使用新闻图片甚至百度图片来制作封面;正文语言或是亲切、接地气,或是雅致、有气韵;排版编辑要避免使用过多的色彩,注重颜色的选择和搭配;形成规律性推送、提供实用性服务、进行人性味互动和个性化定位、建立完整的福利体系 ……
  最后她强调,想要做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一定要牢记三点:切忌懒、切忌死板、切忌粗糙,要怀着对新媒体这份工作的热爱去坚持,去努力。
媒体融合,求变求新
  短暂的休息过后,四川日报时政社会部主任江芸涵为大家带来培训的最后一课。一上台,江芸涵给大家播放了《十三五·巴适得板》川普Rap唱两会以及小咖秀视频,瞬间就引发了全场的爆笑。通过四川日报制作的这个视频,她提出了“媒体融合”概念,表示在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记者,都需要转型,需要求变求新,来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谈到转型的感受,她觉得不仅很累,并且压力特别大。“感觉自己好像人格分裂了一样,要去迎合高校的学生,曾经没做的、不敢想的,如今都要去尝试。”并给大家介绍了2015年四川高校新媒体“书香天府·校长荐书”、“2015毕业说毕业季”“四川高校完美地图”三大活动,还展示了去年我校学生制作的毕业短片《别了,学府街81号》。
  紧接着,她向大家展示了四川日报旗下两个有关教育的App——“川报教育”和“三味学堂”,并表示川报时政社会部两个新媒体项目“三味学堂”和“川报随手拍”期待大家的参与,并且会与各大高校合作建立一个人才培养基地。最后,江芸涵给同学们分享了2015年微信公众号500强,讲到了如何做出爆款微信的问题。“要够热、够快、够偏,也够趣。”她说,“面对全媒体时代求变求新的趋势,我们要做的就是关注热点,不断创新,有恒心,肯付出。”

  一天的培训接近尾声,党委宣传部翟元平老师对今天的培训进行了简短的总结,他提出,作为学生传媒中心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应“关注、发现,并行动”。最后,培训营的同学与老师在四教前合影留念,2016年学生传媒中心传媒先锋培训营圆满落下帷幕。

培训现场

培训结束后合影



责 编:张荣凤

编 审:王蜀苏

责编:

编审: